這張照片拍攝於1970年代,紀錄的是苗栗縣頭份尖山地區製作竹椅的行業。台灣氣候十分適合竹子生長。竹子通常種下後3年即可使用,因取得容易且原料眾多,讓其價格相對低廉。早期一般家庭家中的桌椅大都是竹製品,價廉物美,也是普通人家較能負擔的家具品項。當時經濟較佳的家庭多會選購木製家具桌椅,而少數富貴人家則使用西洋式的皮製沙發。
早在1871年,英國攝影旅行作者Thomas John來到台灣,以相機記錄了臺灣移民聚落,以及平埔族人與山林自然景觀的影像,當時就有許多竹子製品,例如竹屋、竹床、竹家具、生活農漁獵具等,於是稱台灣為Bamboo Formosa,即美麗竹島。昭和11(1936)年,日本將精細竹工技藝帶進台灣,當時主要產區為南投竹山與台南關廟。1970年代工業興盛後,竹工藝逐漸被其它可工廠量產的材質,例如金屬、塑膠所取代,台灣竹產業曾一度沒落。近年則因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啟動時尚工藝計畫,以竹子設計具有當代生活美學的用品或家具,引起不少國際關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