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朴子配天宮二聖母神轎

1.由當地生鮮魚團寄附捐贈,與其他商團一起參與廟宇建設與神轎製作,展示了當地商團對媽祖信仰的重視及其歷史連結。 2.神轎工藝精湛,以四角形標準文轎樣式為基礎,雕刻精緻、人物與花鳥題材活靈活現,並融合了廟宇建築元素,呈現出獨特的藝術價值與文化意涵。 3.使用珍貴的烏心石木材,工匠運用多種雕刻技法,呈現出結構堅固且美麗的神轎,並巧妙運用傳統圖案與題材,體現了臺灣傳統雕刻工藝的高超技巧。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嘉義縣
    朴子市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1402523343號
    2025-09-25 09:01:38.849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 年代
    民國36-40年(1947-1951)
  • 材質
    赤皮(木框架)、烏心石(雕刻堵板)
  • 尺寸
    (單位:公分)高205/寬101/縱深110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縣太保市東勢里太子大道158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3628123分機315
  •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具有珍貴及稀有性者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縣朴子配天宮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縣朴子配天宮


    保存空間地址
    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縣朴子配天宮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古蹟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
    民國36-40年(1947-1951),嘉義縣朴子配天宮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朴子配天宮的媽祖繞境活動和二聖母神轎,見證了當地商團(如生鮮魚團)與廟宇之間的深厚聯繫,並成為當地文化與信仰的象徵,展示了百年來社區的歷史記憶和共同的宗教傳承。 2.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神轎工藝精湛、雕刻繁複,用料講究,題材融合戲曲、歷史典故與商業活動,展現媽祖繞境的文化特色與經濟背景,映現朴子地區的歷史與人文風貌。 3.數量稀少者: 以珍稀烏心石木材和精湛工藝雕刻,展現出生鮮魚團對媽祖信仰的誠心奉獻,具有高稀少性和文化價值,成為配天宮重要且獨特的歷史見證。
  • 代表圖像來源
    嘉義朴⼦配天宮神轎⽂化資產調查研究案 神轎篇 結案報告書
  • 典藏或財產編號
    00000
  • 保存現狀
    狀態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