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六堆客家祖牌製作

(一) 台灣南部六堆客家人有「祖在堂,神在廟」的祭祀傳統,其中「祖在堂」即是將祖先牌位置於伙房中正廳裡祀奉。上述「祖牌」即「祖先牌位」之意,有關祖先牌位之記載,最早可見於周朝,《史記 ‧ 周本紀》中即紀錄了周武王為父立主奉祀,並攜帶牌位征討一事。而台灣民間傳統祖先牌位形制則大致源於宋代,《臺灣私法》中依據朱子之說,說明了祖牌「天圓地方」、中間凹陷、上書祖先姓名之特徵。 (二) 據學者曾純純調查,早期臺灣的客家祖牌外觀形似立牌,外部塗以黑漆,面部採黑底金字題上堂號、祖先名諱諡號等資訊,下方則連接可拆卸的ㄩ字形底座,整體風格簡樸。而今日常見的祖牌則多為經過改良的「客家大祖牌」,其中央可題字面積較傳統祖牌大,雕花更為精緻氣派。 (三) 資料來源: 曾純純(2010)。臺灣南部傳統客家祖牌之形式與作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3),106-131。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屏東縣
    內埔鄉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屏府文保字第1148001419號
    2025-05-20 15:54:03.517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6


    種類名稱
    木作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10234*565
  •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藝術價值/具時代或流派特色/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生活特色並具代表性
  • 法令依據
    <<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4款
  • 保存者/保存團體
    曾學政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客家人稱祖先牌位為「祖牌」或「阿公婆牌」,是標示有客家宗族歷代祖先名諱的木製立牌,主要由題書的粉面與安裝木牌的跗座兩部分構成,利用傳統榫卯工法組裝而成。祖牌正面會用漆以凸浮字書寫祖先姓名,再安金。周圍則多雕有具有吉祥、祝福寓意的花鳥草葉等立體紋樣,並上漆、安金裝飾。祖牌製作綜合了雕刻、漆工、彩金、木工、書法和彩繪等多種技藝,工藝繁複。 (二) 外觀上,客家祖牌呈現長方形,外圍有ㄇ字型雕花裝飾,不同於閩南神主牌多有一層神龕結構在外圍。而在書寫內容上,有別於閩南神主牌之牌面多僅題上「某家歷代高曾祖靈位」,客家祖牌則多題上「某氏歷代高曾祖考妣神位」,上方題堂號,再依左昭右穆順序題世代及名字,呈現出清晰的宗族譜系。可見祖牌是承載客家傳統宗族知識,維繫家族情感之象徵物,有獨特文化意義。
  • 代表圖像來源
    保存者提供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