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祠櫸古厝

陳祠櫸古厝位於金門島中部,太武山南麓之金湖鎮夏興聚落,為三蓋廊加左護龍形式之傳統建築。夏興聚落原名「下坑」,清道光年間,林焜熿所編纂之《金門志》載有十八都倉湖保下轄「上下坑」,即包含夏興聚落。「上下坑」之名,傳為宋代晉江瓷頭陳卿村陳氏遷徙金門,擇址太武山南,其中,陳八郎居坑溝上、陳六郎居坑溝下,遂因居處高低分別稱上、下坑。據《金門陳坑竹北東勢八郎公宗派陳氏族譜》所錄文書,嘉慶22年(1817)書寫之〈浯洲祖籍記〉載:「吾海澗之比濱為下坑,南濱為上坑」,可知時人對上、下坑範圍之指涉。至民國45年(1956),金門防衛司令部下令改「下坑」為「夏興」,聚落名方沿用至今。 陳祠櫸古厝乃陳祠櫸於清光緒末年,自越南以僑匯方式,於家鄉所建之建築。陳祠櫸係陳八郎第25世後代,其第8世祖係明代初年自上坑移居下坑,開張厝房之陳坑陳與秀,即歷史建築「陳坑陳與秀墓」之墓主。換言之,陳祠櫸之家族為夏興聚落於明代開發之重要一環。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清〕林焜熿編《金門志(全)》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湖鎮
    夏興18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140009324號
    2025-02-08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尚可 資料來源:金門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
  • 外觀特徵
    陳祠櫸古厝形式為三蓋廊加左護龍,前廳與正廳屋頂為閩南傳統雙坡採翹脊型式,屋面為瓦作。前落房屋頂原採圓脊型式,現為平頂、磚砌女兒牆,攑頭亦為平頂。左護龍屋頂為雙坡採圓脊型式,屋面為瓦作。正廳屋架為九架梁之穿鬬式木構造系統,左護龍屋架則為五架梁,並其餘建築為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 古厝運用諸多典型之清代閩南建築裝飾語彙,以建築各部位之泥塑、彩繪,尤木雕與書法對聯為主。由進入建築之順序,可見三蓋廊榻受之門額書有「奎壁聯輝」,左、右身堵具有「花矸博古圖」彩繪,以四季花卉為主題,左身堵繪有荷花與花瓶,象徵「四季平安」,周邊綴有蝙蝠與佛手,寓意「福壽雙全」;右身堵繪有牡丹與花瓶,同樣象徵「四季平安」,周邊綴之蝙蝠與石榴,寓意福氣及「多子多孫」。 三蓋廊正立面之規壁脊墜保存完整,以四藝為題,左側脊墜為「琴」、右側脊墜為「書」,象徵詩禮傳家。左護龍正立面之規壁脊墜已脫落,水車堵不同於三蓋廊榻受之彩繪形式而為泥塑,亦已剝落。建築左右側立面之規壁脊墜為人物主題之泥塑裝飾,兩側皆以螭龍紋圍繞女性人物與小童,脊塞以樸素之魚型為飾。前落房屋頂具有鑲嵌綠釉花磚之磚砌女兒牆,綠釉花磚採柿蒂紋為主,部分使用錢紋者搭配,寓有事事吉祥之意。 資料來源:金門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定期清潔維護 資料來源:金門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
  • 使用情形
    僅作祭祀使用。 資料來源:口述訪談、金門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陳OO
    建築所有人
    陳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13
  •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建築正廳壁面,可見六角形之燈梁以細膩之設色筆法繪有「雙鳳朝陽」,兩側之木質燈梁斗座雕有「回首麒麟」,中脊桁木則繪有「太極八卦圖」鎮宅。左右牆面頂堵及中堵皆為原樣,樸素無飾、下緣則以磚砌,為金門民居少見。 資料來源:金門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湖鎮
    夏興段
    1223
  • 緯度
    24.44007
  • 經度
    118.39586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清〕林焜熿編《金門志(全)》、華僑志編纂委員會編印《越南華僑志》等
  • 指定(登錄)理由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陳祠櫸古厝之建築裝飾藝術,係清末金門閩南民居繁複精巧之典型,保有清代之原貌,價值甚高。諸如本幢建築於三蓋廊榻受身堵之花矸博古圖、水車堵之人物敘事彩繪、正廳及左護龍之花鳥木雕,與脊墜之泥塑等,均展現清末工匠之高超畫技與雕琢等工藝。建築各空間之書法對聯,則依空間,採用不同之書體及主題,結合閩南文人風氣與儒家傳統,形成民居對聯特色之書風。深井兩側攑頭留有民國四十年代之「新速實簡」標語,反映軍管時期「軍民一家」之時代特色。整體建築之裝飾藝術,由彩繪、木雕、泥塑至書法對聯,深具民間藝術特色。 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陳祠櫸古厝為夏興聚落罕見之三蓋廊傳統建築,其建築形式就夏興聚落而言,具有一定之建築史價值。尤其本幢建築於後落正廳使用木作穿鬪式棟架,中堵採用樸素無飾之木屏堵,該作法於金門整體相當少見,具有超越地方聚落之營造技術價值,得展現清末之僑匯建築在傳統生產體系下,不同之特殊風格,足具建築史價值。 3.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陳祠櫸古厝為夏興聚落少數之僑匯建築,其空間之營造展現金門地域建築之傳統特色,內部之防禦與逃生空間設施,係表現夏興聚落鄰海,易受賊寇襲擾之地域特徵。建築由外至內,於前落空間設有面向榻受之銃眼、輪錢門遺構,通往左護龍之巷頭則設有石製門擋,後落之堂前後空間具備夾層「走馬樓」,得作儲藏及逃生使用。整體而論,建築表現清末民初時,夏興聚落在鄰海之地理條件下,因盜寇頻仍襲擾所營建之防禦性空間體系,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