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恒吉宮神昭海表匾額

「神昭海表匾額」乙件,以楠木為材料,屬於木作工藝,型制無框匾,初始匾托佚失。匾額型制無框匾,俗稱一塊玉,因布局為金地墨字,而稱金玉,匾文及上下款文字皆作烏字,並使用瀝粉線工法,裝飾鳳穿牡丹圖樣裝飾,並裝飾水銀鏡。頂部應有有片狀鐵加工成吊環(工匠稱之為屈戌兒),以供懸掛,現況改作圖頭十字螺絲,背面可見使用整塊板材雕刻,其材料未經髹飾,可見其木質紋理 (一)裝飾紋樣 匾框中位布局,劉沛司阜慣用「菱形雲」紋樣;菱形雲紋包覆,以螺片製成的圓形火珠。昭海二字中位,於「菱形雲」紋樣之下,布局一束「牡丹花」,藉以區分龍虎邊;昭字以右為龍邊,海字以左為虎邊。 (二)布局圖樣 龍邊「神昭」二字上方,布局乙隻「鳳凰」(公鳳),虎邊「海表」二字上方,也布局乙隻「鳳凰」(母凰),兩隻鳳凰眼望中位「菱形雲」;上下款文旁,則各自布局一束牡丹花紋,匾地文字之間,則滿布小型菱形雲紋,布局形成一幅「鳳凰牡丹」圖樣。 古代傳說,鳳為鳥中之王,牡丹為花中之王,寓意富貴。丹、鳳結合,象徵著美好、光明和幸福;傳統匠司常製作,鳳凰、牡丹為主題的紋樣,布局稱之謂「鳳穿牡丹」、「鳳喜牡丹」 或「牡丹引鳳」…等,皆視為祥瑞、美好、富貴的象徵。 匾文「神昭海表」之義;「神昭」說明天上聖母之神恩顯著、顯揚,適用於各方神明;「海表」於過去典籍,說明中國四境以外僻遠之地,如同海外一詞;「神昭海表」懸掛於恒吉宮之意,即稱頌天上聖母之神威已遍及內山埔里。 匾文「神昭海表」為剔底陽字,為弧面字形,表面髹為墨色。經X射線螢光光譜儀(XRF)檢測後,匾地有金屬反應。上下款文字工法與匾文相同,作弧剔地陽字。上款文字為「大正甲子春月」附鈐首章,白文方篆字印「蟹江頥堂翰墨」,下款文字為「柯金同敬立」。附白文篆字方印二枚,有:「頥堂㬎印」及「劉曉村印」。 匾文神昭海表之義,「神昭」之意說明天上聖母之神恩顯著、顯揚;「海表」於過去典籍內說明中國四境以外僻遠之地,如同海外一詞。意即稱頌天上聖母之神威已佈及海外之臺灣。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南投縣
    埔里鎮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1400410551號函
    2025-02-19 11:32:20.427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 年代
    大正甲子年春月(1924/1)
  • 材質
    楠木
  • 尺寸
    縱高76.3×橫寬209.2×厚度3.55
  •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分機406
  •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財團法人埔里鎮恒吉宮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財團法人埔里鎮恒吉宮


    保存空間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恒吉宮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7條、<<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4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
    大正甲子年春月(1924/1)
  • 指定(登錄)理由
    符合《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4款基準: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神昭海表」,款文「柯金同敬立」;傳世匾額僅有3方,如依據廟祠拜殿規制,中港間拜殿,應是懸掛「母德配天」匾,龍邊次間懸掛「萬古英揚」匾,虎邊次間懸掛「神昭海表」匾,從匾額尊卑懸掛位置,已可明白柯金同於埔里地方的名望。匾額與地方重要人士有深厚淵源,見證日治時期地方發展,並與埔里地區相互聯結。 2.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神昭海表」匾式,柯金同敬立,劉曉邨書寫,劉沛於製作匾面,匾額書體俊秀,匾面工藝紋飾精美,是為名家作品,有藝術及工藝之價值。由名家曉邨書榜書,作特徵與風格,屬彩繪名師劉沛,相較已具文資身分匾額,「神昭海表」匾製作動機,及參與製作人員明確清楚,從文化資產核心價值檢視,已達古物門檻。再藉科學器材,輔助紅外光、紫外光檢視,亦無掩蓋石墨痕跡及現代材料修補,所產生的螢光反應,從初始製作至今未曾整飭修復,其結構保存穩定,匾額整體漆層也保持日治時期原貌,實具大師級匠司,製作匾額出色工藝,也對族群知識、技術發展深具影響性。
  • 代表圖像來源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保存現狀
    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