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勢聖家堂─小型十字苦像(何德理修女遺物)

主要材質為銅合金,十字與苦像一體成形,有金黃圈邊,四端飾以蓓蕾,上方卷軸內「INRI」(拉丁文:IESVS NAZARENVS REX IVDAEORVM)字樣,為「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之意。耶穌頭部後方舵輪,意表「向海外傳播福音」;十字架背面交叉部位飾一花朵,橫桿刻有頒授年份「1938」、直桿鐫物主名號「SR. M. PAULITA」;上方橄欖狀圈內交疊的PX字母,原拉丁文意為PAX CHRIST(主內平安),意指和平、友愛,為初期基督徒彼此問候平安的暗語。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豐原區
    府授文資遺字第11303545815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遺字第11303545815號
    2024-12-10 11:27:44.325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 年代
    1938
  • 材質
    金屬(銅合金)
  • 尺寸
    高14.1公分、寬8.3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遺址傳藝課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311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數量稀少者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臺中教區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東勢聖家堂


    保存空間地址
    臺中市東勢區豐勢路370號


    保存空間屬性
    教堂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 出處或來源說明
    2004,何德理修女
  • 指定(登錄)理由
    符合〈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5款基準: 第1款.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此件為何德理修女(Sr.Polita Hoffmann 1914-2019,在臺服務期間1954-2004)服事教會數十年隨身之信物。何修女是一位熱心奉獻不遺餘力的修女,這遺物反映了她對信仰的深厚承諾,也驗證了她對當地社區的長久貢獻,具有極其珍貴的價值。 第2款.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何修女為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人,1933年起受瑪利諾會培育,1938年被派往中國廣東傳教時,獲修會頒贈此十字架加持勉勵,經歷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下的牢獄迫害,1952年遭逐至香港,才得以回美國休養。1954年她復又申請來臺宣教,直到2004年,以90歲高齡告老還鄉靜養時,特將此十字架留贈予她最後的服務桑梓–東勢聖家堂。十字架不僅是修女個人的紀念品,同時也是西方天主教會,二戰後在臺灣重展傳教工作與推動慈善事業等方面,努力開創的見證。 第3款.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 十字苦像伴隨何修女經歷多個重要歷史時刻,包含中國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下的牢獄迫害。1954年來臺宣教,先後派駐苗栗縣公館、南庄,花蓮縣鳳林等地,1989年改在臺中縣東勢天主堂服務,奔走於客家族群的農村鄉間傳教。在戰爭與和平的不同政治、經濟、社會情狀之下,歷經時代滄桑。此十字架不僅見證了何修女的個人生命軌跡,更反映出天主教會信仰與當地社會、政治變革的交互影響。 第5款.數量稀少者: 為美國瑪利諾修女會何德理修女之遺物,相當珍貴且稀有,僅此一枚。
  • 代表圖像來源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臺中教區
  • 典藏或財產編號
    府授文資遺字第11303545815號
  • 保存現狀
    穩定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