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諸品積咒經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1330079251號
    2024-08-05 14:54:41.832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 年代
  • 材質
    紙、木(內外護經版)、織布(絹、棉)
  • 尺寸
    經葉90x36、版框65x21( cm)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特色之典型/歷代著名人物、國家重大事件之代表性/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2、3、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乾隆皇帝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頒布《喇嘛說》中曾言:「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可代表滿人於建立大清王朝後,為何獨尊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之總體考量:格魯派在十七世紀已是當時蒙藏民族共同崇奉佛教教派,透過清廷繼續扶植,於政治、宗教、文化上均可達到維繫滿、蒙、藏間之統合。自康熙朝起,清帝下令於北京製作蒙藏語文「甘珠爾」與「丹珠爾」,均於此背景下陸續進行。 二、 《諸品積咒經》為傳統梵篋形式,傳統白色藏紙濃墨精鈔,康熙13年(1674)七月寫畢,據推測此經是為祝賀康熙皇帝二十歲壽辰所造。 三、 內收密咒陀羅尼及短篇佛教經典共167部,屬藏傳佛教《陀羅尼集》類別,此類文獻在西藏歷史上曾由不同宗派祖師先後編纂。此部寫本係依據覺囊派祖師多羅那他(1575-1634)所編版本增補而成,其內容特徵是收入多羅那他撰寫〈所願悉生〉內容目錄,並將《文殊真實名經》冠為此函首部,且該經採用夏魯譯師所譯之最晚藏文譯本,迥異於大部份藏文藏經版本,富含學術研究價值。 四、 全函裝潢考究,製作精美,經葉以藏文楷體鈔寫。藏文跋文多處明述抄經功德迴向:祈請康熙皇帝帝祚遐永,子孫綿源不絕,群生滿願安樂。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故藏000025
  • 保存現狀
    保存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