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文全藏經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32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1330079251號
    2024-08-05 14:42:51.311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 年代
  • 材質
    紙、木(內外護經版)、織布(鍋、緞、梯)
  • 尺寸
    經葉:75x26、版框:59.5x18 (cm)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特色之典型/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3、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陸續編修、鈔寫或刻印多部涵蓋藏文、蒙文與漢文等不同語種的藏經,獨闕滿文。且乾隆皇帝於在位中期,已感滿人逐漸漢化,導致滿語、滿文程度漸衰,因此亦欲透過此滿文翻譯,重新提振滿人之滿語素質。 二、 乾隆皇帝設「清字經館」,譯刻《清文繙譯全藏經》。自乾隆36年(1771)底開始進行,全部翻譯工作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二月完竣。因經版於宮內遇火焚,其雕版製作與刷印裝潢直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四月方完成。全經108函(另有目錄一函)皆以朱色刷印,裝潢「照依妙應寺供奉之蒙古秘密經式樣」,護經板所繪709尊本尊護法呈現鮮明藏傳佛教特色,亦具佛教圖像藝術內涵與研究價值。 三、 翻譯清文大藏經,係由第三世章嘉國師若必多吉(1717-1786)擬訂條例,皇帝隨時審正裁定。譯師需同時參校漢、蒙、藏等不同譯本,再譯為適切滿文。 四、 此經舉世僅存二套:一套現存拉薩布達拉宮三界殿(缺一函);另一套分藏兩岸故宮:國立故宮博物院藏32函,餘76函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故藏000123-000154
  • 保存現狀
    保存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