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塹社衛家墓碑

古物歷史背景 在清代漢人移墾新竹地區之前,當地的原住民族為道卡斯族,新竹、竹北一帶的族群稱為竹塹社。竹塹社人在漢人入墾後逐漸漢化,並接受了清朝的姓氏,而有「錢、衛、廖、三、潘、黎、金」七姓,其中衛家在新埔、關西之開發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衛阿貴是蔴朥吻直雷家族第二代,是衛家開墾關西的先鋒,在乾隆中葉左右,離開竹北新社,經過新埔,最後來到關西開墾,不但擔任隘首,也是竹塹社的屯丁首,後來更成為新興庄墾戶。 衛阿貴家族在關西暗潭一帶發展,竹塹社的文化隨著時間逐漸消失隱沒。到了民國四十五(1956)年第八世衛煥和,聽聞楊梅有衛家祖墳,於是陸續將散落在新埔、關西各地的祖先墓碑蒐集起來,集中在暗潭安置。經過後來許多文史研究者的報導,衛家祖先的墓碑逐漸受到重視,成為見證竹塹社衛家發展的重要文物。於民國一百一十二(2023)年指定為新竹縣一般古物。 古物相關人物及歷史 竹塹社衛家(蔴朥吻直雷家族)墓碑共有六塊: 1.清顯祖考朴實蔴朥吻直雷衛公妣慈惠九骨那古潘孺人二位之墓:墓主蔴朥吻直雷夫婦,是竹塹社家族一世祖的墓碑。立碑人為衛阿貴(二世祖)、衛福星(三世祖),曾擔任竹塹社的土目、番業主、新興庄業主,都是竹塹社的重要人物。墓碑立於清嘉慶十(1805)年,砂岩材質,長82公分、寬33公分、厚7.5公分。 2.顯考平匡剛翼祖星杜衛公墓:墓主衛祖星(三世祖)。墓碑立於清道光六(1826)年,砂岩材質,長76公分、寬35公分、厚6公分。 3.清顯考侃睦平星杜衛公之墓:墓主衛平星(三世祖),祖星與平星兩人為兄弟,繼承衛阿貴墾拓事業,家族對於新埔、關西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墓碑為砂岩材質,年代不明,長80公分、寬35公分、厚9公分。 4.塹郡皇清顯妣諡懿烈節貞杜衛媽潘大孺人墓:墓主潘氏,為三世祖衛祖星之妻。墓碑立於清同治十一(1872)年,砂岩材質,長96公分、寬41公分、厚9公分。 5.清顯考諡睦創捷宗杜衛公墓:墓主衛捷宗(四世祖),曾經擔任墾戶業主、代筆人以及通事,有其重要的身分地位,原墓碑兩側有墓耳,可見墓主的身分不同於一般人。墓碑立於清咸豐元(1851)年,砂岩材質,長86公分、寬35公分、厚9公分。 6.清顯考諡俊逸林安杜衛公之墓:墓主衛林安(四世祖),為捷宗兄弟,曾擔任竹塹業主,其身分大多為代筆人。墓碑立於清光緒年間,砂岩材質,長93公分、寬36.5公分、厚9公分。 古物文化意義 衛姓(蔴朥吻直雷)家族六件墓碑石,均為關西衛家祖先之墓碑,原分散於各地,由後代收集至暗潭現址放置。此六件墓碑見證道卡斯族竹塹社衛姓一脈至新埔、關西發展以及族群漢化的過程,其中在墓葬文化上亦隨著時代改變,深具歷史及族群文化研究價值。同時此六件墓碑亦具有稀有性,為研究道卡斯族文化不可或缺之文物。而家族對於新埔、關西發展有重要貢獻,亦增添此批墓碑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新竹縣道卡斯族文化協會,《竹塹社蔴朥吻直雷家族墓碑-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報告》(2022),竹北,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竹縣
    關西鎮
    東光里7鄰暗潭1號
  • 數量
    6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獻字第1129050311號
    2023-11-30 18:15:20.381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 年代
    清顯祖考朴實蔴朥吻直雷衛公妣慈惠九骨那古潘孺人二位之墓-清嘉慶十(1805)年、顯考平匡剛翼祖星杜衛公之墓-清道光六(1826)年、清顯考諡睦創捷宗杜衛公之墓-清咸豐元(1851)年、清顯考侃睦平星杜衛公之墓-清咸豐四(1854)年、塹郡皇清顯妣諡懿烈節貞杜衛媽潘大孺人之墓-清同治十一(1872)年、清顯考諡俊逸林安杜衛公墓-清光緒甲申(1884)年
  • 材質
    石質(砂岩)
  • 尺寸
    清顯祖考朴實蔴朥吻直雷衛公妣慈惠九骨那古潘孺人二位之墓-長82寬33高7.5公分、顯考平匡剛翼祖星杜衛公之墓-長76寬35高6公分、清顯考諡睦創捷宗杜衛公之墓-長86寬35高9公分、清顯考侃睦平星杜衛公之墓-長80寬35高9公分、塹郡皇清顯妣諡烈節貞杜衛媽潘大孺人之墓-長96寬41高9公分、清顯考諡俊逸林安杜衛公墓-長93寬36.5高9公分
  • 保存環境
    戶外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302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博物館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510201*705
  • 主管機關名稱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數量稀少者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衛OOO


    保管單位名稱
    新竹縣道卡斯族文化協會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新OOOOOOOO


    保存空間地址
    私人墓地


    保存空間屬性
    其他-墓地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採集
  • 出處或來源說明
    2021.3.27 新竹縣新埔鎮五埔里新關路五埔段1298巷13弄18號、2022.2.18 新竹縣關西鎮東光里7鄰暗潭1號
  • 指定(登錄)理由
    以目前所知的竹塹社清代墓碑而言,就數量上來說,僅知幾個家族(蔴朥吻直雷家族、錢皆只家族、錢合歡家族、廖豪邁家族)有保留清代祖先的墓碑,且數量不多,未見其他家族有其清代祖先墓碑;其原因大多為後人將祖先撿骨置於金斗甕,然後於祖塔內安放,遂將祖先的墓碑棄置,未保留下來。故就數量上而言,具備數量稀少的基準。再者,這六塊墓碑均來自同一個家族,且清楚知道每個墓碑的身分、事蹟,以及世代別,有其完整性。換言之,這六塊墓碑不但數量稀少,並具完整性保存意義。其中,蔴朥吻直雷衛公妣慈惠九骨那古潘孺人二位之墓,為家族的一世祖,現今幾乎已找不到竹塹社一世祖的墓碑,更顯珍貴。
  • 代表圖像來源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