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壢燃藜第紅樓

劉氏自第16世祖從廣東潮州府饒平縣渡海來臺,最先落腳於觀音山一帶開墾創業,為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銅銀樓元哥都牛皮社山前鄉「奇珍華珍璞珍公來台始祖譜系」一脈,後第十七世遷居雙連坡大莊。中壢燃藜第紅樓之興築年代,《劉氏族譜》中記載為劉坤之長男劉家城(1870-1936)所建,約建於大正6年(1917)之後至昭和元年(1926)之間。為劉坤派下劉家城、劉興枋、劉興橋等名人故居。紅樓為日治中期殖民地樣式洋樓,印証台灣仕紳階級接納西洋歷史式樣之時代特色。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桃園市
    中壢區
    正大街32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1300181351號公告
    2024-02-05 16:00:15.074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外觀特徵
    紅樓為二面迴廊之洋樓建築,仿西方近現代主義樣式,平面格局方正,惟因風水考量於擇址時方位不同,致使紅樓右前角插入燃藜第,為其在佈局上極特殊處,顯見了洋樓在興建時於擇址上的考量。 紅樓的裝飾中西合璧,柱列採西洋柱頭,柱基則採漢式柱珠,組合方式極具巧趣,其柱高柱邊比較短,為加上欄杆立柱,整體比例甚佳。立面窗戶各異,至少有四種類型,與洋樓一般採同類型同比例的開口作法有異。 L型之迴廊亦是特色,紅樓後方庭院有豐富植栽、傍水橋、適野橋、水池、防空洞,呈現過去的生活品味。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劉OOO
    建築所有人
    劉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2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3322592分機8619
  • 主管機關名稱
    桃園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桃園市政府
  • 室內特徵
    燃藜第紅樓受殖民樣式影響,磚木構及部份RC結構,式樣上結合洋式柱頭、英式磚砌,上下推拉窗,燈具中心飾等元素以及中式柱珠、對聯、日式推拉窗、天花線板、窗框與勳章飾,磨石子地板及階梯等工法,為日治時期多樣建築文化融合的表現。
  • 評定基準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 緯度
    24.958485
  • 經度
    121.204971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一樓弧形門框


    檔案說明
    一樓弧形門框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眺望燃藜第


    檔案說明
    眺望燃藜第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夾層內部空間


    檔案說明
    夾層內部空間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一樓大廳與樓梯


    檔案說明
    一樓大廳與樓梯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鄰接鐵皮屋開口


    檔案說明
    鄰接鐵皮屋開口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1)見證劉氏萬蔚公派下之劉奕坤一脈於中壢三座屋地區的墾拓及周邊城鄉發展歷程,據地方史保存價值。 (2)紅樓建於1920年代,仿西方近現代主義樣式,二層紅磚建築,陽台為受殖民樣式影響,順應氣候風土的作法,為1920年代前後台灣士紳宅邸的典型形式,具藝術及科學的價值,表現時代潮流特色。 二、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建築融合中西文化語彙,如中式建築柱礎配上西方古典建築的柱頭,漢洋裝飾風格混用;建物之窗門、玻璃、室內灰泥塑、扶手樓梯、磨石子地坪等皆呈現1910~1920年代營造技術之特色,具有建築史之文化價值。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與紅樓搭配之庭園、小橋、流水等保存現況佳;紅樓緊鄰三合院規制之燃藜第,呈現洋樓結合客家宗祠傳統建築佈局,極具特殊性,乃桃園地區罕見的配置型態,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