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武山文化景觀

金門做為閩南海域的門戶,以及太武山作為島上的最高峰,在大航海時代是臺灣海峽進出漳州灣、廈門島的指引地標。太武山是羅盤針經的季風貿易年代海洋文化的重要文化景觀。 自明代後期所形成的「太武山十二奇」,是明清文人對於太武山自然景觀的一種文學書寫,反映了他們對於太武山的仙山想像與心靈寄託。 石門關及海印寺建築群,依山而建,雖經歷次改建,仍能善用地形地貌,除了山門外,配置了佛教建築群的主要單元,包括龍樓與鳳閣、蘸月池、拜亭、觀音殿、大雄寶殿、古石室,規模雖不大但氣勢恢弘。 *(資料來源:文化景觀登錄清冊)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370-4(部分)、391、391-1、391-2(部分)、391-4(部分)、392、393、394、394-1 、395、395-1、395-2、396、396-1、396-4(部分)、397、397-1、397-2、397-5、397-6(部分)、397-7、397-8、397-9、397-10、397-12、398、399、400、400-1、401、402、403、404 、404-1、404-2、404-5、404-6地號(共37筆地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130004177號
    2024-01-17 18:01:52.663
  •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土地所有人
    財OOOOOOOOOOOOOOOO
    土地所有人
    社OOOOOOOOOOOOOOOOOO
  • 內容與範圍
    同定著土地範圍。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16
  •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能實質呈現特定產業生活與周邊環境關係,且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70-4(部分)
    2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1
    3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1-1
    4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1-2(部分)
    5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1-4(部分)
    6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2
    7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3
    8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4
    9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4-1
    10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5
    11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5-1
    12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5-2
    13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6
    14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6-1
    15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6-4(部分)
    16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
    17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1
    18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2
    19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5
    20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6
    21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7
    22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8
    23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9
    24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10
    25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7-12
    26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8
    27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399
    28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0
    29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0-1
    30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1
    31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2
    32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3
    33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4
    34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4-1
    35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4-2
    36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4-5
    37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404-6
  • 關連的項目
    石門關及海印寺建築群,依山而建,雖經歷次改建,仍能善用地形地貌,除了山門外,配置了佛教建築群的主要單元,包括龍樓與鳳閣、蘸月池、拜亭、觀音殿、大雄寶殿、古石室,規模雖不大但氣勢恢弘。戰地時期的太武山,成為核心陣地,也是防衛、偵測和鞏固陣地。軍事目的之設施,無論是地上或地下構造物,考慮了掩蔽,並與天然的山勢融合為一,呈現了軍人戍守及日常生活的時代特性。碑碣形式的精神地標,選擇太武山開敞的岩壁鑿之,成為戰地金門的代表性地標,不定期舉辦紀念活動,亦呈現了時代意義。 *(資料來源:文化景觀登錄清冊。)
  • 緯度
    24.462666113728
  • 經度
    118.4183932289
  • 法令依據
    <<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 金門做為閩南海域的門戶,以及太武山做為島上的最高峰,在大航海時代年代是臺灣海峽進出漳州灣、廈門島的指引地標。太武山是羅盤針經的季風貿易年代海洋文化的重要文化景觀。 自明代後期所形成的「太武山十二奇」,是明清文人對於太武山自然景觀的一種文學書寫,反映了他們對於太武山的仙山想像與心靈寄託。 2.能實質呈現特定產業生活與周邊環境關係,且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石門關及海印寺建築群,依山而建,雖經歷次改建,仍能善用地形地貌,除了山門外,配置了佛教建築群的主要單元,包括龍樓與鳳閣、蘸月池、拜亭、觀音殿、大雄寶殿、古石室,規模雖不大但氣勢恢弘。 戰地時期的太武山,成為核心陣地,也是防衛、偵測和鞏固陣地。軍事目的之設施,無論是地上或地下構造物,考慮了掩蔽,並與天然的山勢融合為一,呈現了軍人戍守及日常生活的時代特性。碑碣形式的精神地標,選擇太武山開敞的岩壁鑿之,成為戰地金門的代表性地標,不定期舉辦紀念活動,亦呈現了時代意義。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 特殊價值
    對金門深具歷史文化意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