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美族都蘭部落(‘Etolan)木雕

(一)對原住民族而言,木雕的存在與生活緊密結合,在各類別的傳統工藝中,木雕是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傳統阿美族的木雕製品多為日常生活所需之實用器物,但它的意義不僅止於功能性,而是族群整體過往的精神與意念。 (二)阿美族人習在住屋的木柱和橫樑上,以木雕記載英勇事蹟,或在竹口琴、煙斗、刀柄、農具、杵、臼及車輪木質器物上以雕刻為飾。近山鄰海的都蘭部落,在木雕上反映出豐富的山海文化的內涵。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東縣
    東河鄉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變更/修正
    府文資字第1120256174B號函
    2023-11-29 00:00:00.0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120007831號
    2023-01-12 00:00:00.0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99


    種類名稱
    其他


    其他說明
    木雕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原住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東市南京路2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93207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1條第1、3項。 2.《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4、5、6條。 3.《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9、12、13、14條。
  • 保存者/保存團體
    希巨‧蘇飛
  • 指定(登錄)理由
    1.歷史脈絡顯現持續累積與發展之軌跡:作品反映部落生活,將口傳文化、歷史記憶化為具象呈現,創作材質結合藤編與木雕的應用方式,也直接來自傳統工藝,可說是阿美族傳統木雕工藝的實際傳承者。 2.藝術價值:使用鏈鋸將木頭切割為較大的塊面,有時直接用於作品的塑模與雕鑿,鏈鋸走過的深刻痕跡、稜角分明且粗澀的質感,賦予漂流木更豐富的線條變化。作品兼具族群及部落文化觀點,表現形式則從傳說及當代議題出發,融合現代技法,並結合劇場、紀錄片等多元創作,具有當代族群藝術價值。 3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呈現大自然在原住民族心中所產生的共鳴,慣於保留漂流木原有的紋理,以最接近自然的樣子示人,不上色甚至不上油,不刻意打磨與拋光,呈現作品最真實的狀態。 4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生活特色並具代表性:在原住民傳統生活器具中,木器雕刻佔最大的比例,可說是台灣原住民藝術中,最具多樣性特色的形式表現。 5.表現原住民族文化之歷史重要性或具代表性:除了傳承部落傳統工藝技術外,作品呈現的當代族群文化關懷主題,深具時代意義與特色,〈高砂的翅膀〉系列即展現了對原住民臺籍老兵的時代關懷。 6.表現特定原住民族、部落或其他傳統組織之文化顯著性:作品〈沙勞巨人與小水鬼〉是取材都蘭部落阿美族人口傳的神話故事,希巨‧蘇飛運用想像力將傳說具象化呈現於木板雕作品中,讓部落後代透過木雕體認前人的智慧與族群的文化。 7.表現原住民族世代相傳之傳承性:文化傳承是希巨木雕創作的主要目的之一。部落傳統人物及象徵階級制度與榮耀的「羽毛」為其作品常見符碼,戴羽毛的是象徵最有能力保護部落的階級,羽毛是英勇的展現、亦是高貴的象徵。
  • 代表圖像來源
    訪視時拍攝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