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港共和新村

1.建造年代 「東港共和新村」的建築物興建於1940(昭和15年)。 2.相關事件背景 「東港共和新村」的前身為日治時期日本海軍東港航空隊的軍官宿舍,日治時期時此處原為低窪地,當時日本人利用大鵬灣東港航空基地建造時的土方填平基地後,再開始興建軍官宿舍。當時東港大鵬灣航空基地駐紮部隊為日本海軍東港航空隊及日本海軍第61海軍航空廠東港分工廠,該基地主要以水上偵察飛機進行偵蒐巡邏任務為主,配置有九七式飛行艇、二式飛行艇、二式水上戰鬥機等。 戰後,大鵬灣基地由國軍接收,改為空軍幼校、空軍參謀大學及空軍防砲訓練中心使用。因此,空軍幼校及後來其他空軍單位配住在原日本軍官宿舍,並改稱「共和新村」。 3.登錄時間 「東港共和新村」於2023年1月5日經屏東縣政府公告登錄為聚落建築群。登錄範圍分為西基地與東基地。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屏東縣
    東港鎮
    共和街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屏府文保字第11130840900號
    2023-01-05 00:00:00.0
  • 級別名稱
    聚落建築群
  • 種類
    種類代碼
    B7


    種類名稱
    眷村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部分房舍屋頂已塌陷待修復。
  • 使用情形
    共和新村土地管理單位有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屏東縣東港鎮公所,皆為國有土地,使用上暫未分區。
  • 地區發展與特色
    1.所在位置 「東港共和新村」位於屏東縣東港鎮,屬於縣境西南區,東臨南州鄉、西臨臺灣海峽、北接新園鄉、崁頂鄉,南連林邊鄉。「東港」一詞最早出現於清康熙年間的史書中,最初東港意指高屏溪以東之溪流,即今日的東港溪。而後東港溪與高屏溪之間的沙洲地帶形成的渡口,也稱為東港。東港古稱「東津」,意指位於東港溪東岸的渡口。另有一說:由於位居大陸「東」方的海「港」,故稱東港。 2.周邊環境特色 「東港共和新村」位於東港鎮中心,生活機能便利,鄰近東隆國小及東港高中,及東港信仰中心東隆宮;同時也與東港鎮公所及東港鎮衛生所等相距不遠。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市菸廠路1號4樓
  •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1-0234#561
  •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
    「東港共和新村」的興建起因於1938年(昭和13年) 東港航空基地的設置,因此官舍群與航空基地有著密切的相關,且見證日治末期日軍因應二戰局勢,在東港地區部屬的情形。戰後,國軍接收日遺設施,本區取名「東港共和新村」並安置國軍家眷。
  • 評定基準
    整體環境具地方特色者/歷史脈絡與紋理具保存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屏東縣
    東港鎮
    東隆段
    817等
    2
    屏東縣
    東港鎮
    後寮溪段
    6等
  • 緯度
    22.462916579151546
  • 經度
    120.45439863586175
  • 法令依據
    <<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 歷史價值 東港共和新村的建設源於昭和13 年(1938)東港航空基地之開設,官舍群與航空基地有著密切的歷史脈絡,見證日治末期日軍因應二戰局勢,而在東港地區之部屬情形。戰後,國軍接收日遺設施,本區取名共和新村並安置國軍家眷,自此成為東港鎮內國軍眷村。此自日治以來的發展歷程,與東港鎮歷史息息相關,具地區歷史文化價值。 (2) 建築價值 共和新村為典型日治武官官舍群,具整體區域性之規劃,體現日人當代都市計畫理念之實踐。本區官舍區分甲、乙、丙、丁四級,且不同等級之官舍又有二種平面建築型式,共計7 種形式,反映日本武官的階級差異,乃至影響所分配之官舍等級,而不同形式的官舍也有其多樣性特色。此外,本案屬於日本海軍官舍,其建築配置、細部作法與陸軍官舍有顯著差異,且有自成系統的做法,具建築史、技術史、地區性建造物類型特色價值。
  • 建築形式與景觀特色
    1.整體空間規劃 「東港共和新村」為整體規劃的棋盤式社區,整體呈現風格協調劃一的群落特色。 2.建築風格與構造 「東港共和新村」內的官舍等級可分為甲、乙、丙、丁四級,房舍型式分為兩種,分別是獨棟與雙併建築。 甲級官舍共有2棟獨棟建築,為磚木混和及混凝土構造,依照平面類型不同,分為甲號一型及甲號二型兩種平面,坪數皆為65坪以上,共有4戶。 乙級官舍共有15棟獨棟建築,為磚木混和及混凝土構造,分為乙號一型及乙號二型兩種平面類型,乙號一型官舍有7棟8戶、乙號二型官舍有8棟8戶,坪數皆為55至60坪,共有16戶。 丙級官舍共有2棟獨棟建築,為木造建築,丙級官舍只有1種平面類型,坪數約為40至50坪,共有2戶。 丁級官舍共有23棟雙併建築,皆為木造建築,分為丁號一型及丁號二型種平面類型,丁號一型官舍有5棟5戶、丁號二型官舍有18棟21戶,單戶坪數為30坪以下,共有26戶。 「東港共和新村」甲級官舍及乙級官舍為磚造牆,並以壁面水泥粉光;丙級官舍及丁級官舍牆身披覆雨淋板,建築物四周圍有水泥空心磚的圍牆及矮牆。屋頂皆為「寄棟屋根」樣式,屋組則可分為二重樑和小屋組的系統,屋面披覆水泥瓦。 3.景觀特色 「東港共和新村」內尚維持日治時期創建時的街廓紋理及設施,例如:圍牆、防空壕或消防栓。戰後改為眷村後,增添許多眷村的元素,例如紅色鐵門及因應家戶人口增加所增建的構造物。此外,每棟眷舍均有大面積庭院,庭院內種植桂花樹及芭樂樹、芒果樹等果樹。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