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沉香雕刻

(一)沉香為沉香白木病變或因外在風雨侵蝕、蟲害等因素,導致傷口部位結成固狀的聚集物,也通稱為「結香」。先秦時期,香主要用於祭祀、佩戴、沐浴、潔淨等,漢武帝時因張騫出使西域,香料更大量輸入,但多為王公貴族所用。至南北朝時期,佛、道教發展迅速,對於香品的使用更為多元。宋代以後,品香開始與書畫、棋藝、品茗、插花、琴藝等文化活動相結合,成為士大夫及文人雅士之生活日常。 (二)沉香雕刻不同於一般木雕,因材料珍貴,雕刻之前,必須先行了解材料種類丶產區以及生長過程,才能有效地運用雕刻技法在此素材之上,以致雕刻成品往往具有獨特的工藝美感與收藏價值。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北屯區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遺字第11102758835號
    2022-11-01 10:07:26.77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遺字第11200112791
    2023-01-31 10:09:01.091
    補充登錄理由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11


    種類名稱
    雕塑


  • 所屬族群
    族群名稱
    福佬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藝術價值/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
  • 法令依據
    <<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3款
  • 保存者/保存團體
    李文武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第1款具藝術性:沉香雕刻有別於一般木雕,因材料珍貴,採減法雕刻,依沉香木原始型態構圖,形塑自成一格之藝術美感。 (二) 第3款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以雕刻技術呈現精緻的沉香內涵,反映香道族群的審美觀。
  • 代表圖像來源
    李文武提供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