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甘露水

女子造型如同希臘女神維納斯的化身,刻劃年輕女性的成熟美,體態豐腴,面容充滿自信,神情舒緩而堅強。正面雙腳交叉而 立,頭微微仰起,姿態挺直,雙手自然下垂,輕輕撫觸身後張開的貝殼,增加下半身的穩重與華麗感,綻放了光芒和精神。 雕像腳邊的三顆蛤蜊,左右各有一顆伸出肉足,和變身成人的女子相互呼應,讓整體雕塑作品有了生命的動態感與意涵。黃土水 利用石材本身質地所帶來的細微破損或節理,刻劃了真實的存在感,創造出柔軟的淺水沙灘及貝殼內部的紋路,海浪侵蝕與消磨 的石塊紋理,如同轉瞬即逝萬千泡泡,構逐成虛幻景象,連結著女子與大地,展現出三維立體的表現空間。 1931 年於臺北舊廳舍舉辦「雕刻家故黃土水君遺作品展覽會」,於陳列品目錄有關本件作品登載之年代係1919 年,於1921年獲得日本第三回帝國美術展覽會入選。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西區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1230014541號
    2023-02-14 15:54:26.023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1


    種類名稱
    藝術作品


  • 年代
    約1919
  • 作者
    黃土水
  • 材質
    大理石
  • 尺寸
    170公分(高) /77公分(寬) /35.5公分(深)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文化部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臺灣美術館


    保存空間地址
    國立臺灣美術館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3、4、5、6款
  • 備註
    文化部收藏、國立臺灣美術館代管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黃土水為臺灣現代雕塑第一人,在其短暫生命中辛勤奮力創作,主張「重創造、反模仿」的現代精神,象徵建構臺灣自主文化理想的先驅性、發揚民族意識的主體性,為臺灣近代美術史建立時代里程碑及歷史功績。 二、〈甘露水〉是黃土水早年提出建構「福爾摩沙藝術」理想呼籲的具體表徵,突顯建構臺灣文化新生命之宏大志願,對建立臺灣文化主體意識,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重要性及啟示作用,象徵臺灣文化的自覺與藝術水準。 三、〈甘露水〉為黃土水赴日進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學習期間所創作,是臺灣首座等身女性裸體雕塑,以大理石雕刻亞洲女性身體,技法圓熟、表現手法獨特、造型典雅,被譽稱為「臺灣維納斯」,其形象來自臺灣民間故事蛤仔精的故事主題,借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維納斯的誕生》中的人文主義思想,作品具獨特的故事性,滋益臺灣藝術內容,為臺灣日治時期融和兩方雕刻技術與臺灣本土文化信仰與人體結構的一件鉅構,以亞洲女性的身體重新詮釋東方美的典型意象,足堪與西方古典人體雕塑對話,又形構獨特的東方審美典型,1921年獲得日本第三回帝國美術展覽會高度殊榮,彰顯民族精神和藝術永恆性的獨特造詣。 四、〈甘露水〉展現在對「現代意識」、「地方認同」與「文化主體」等多層面的探討、形塑之上,蘊含精神性及歷史性之多重意義,是探索百年文化發展脈絡不可或缺的經典名作,具有重要的影響與臺灣美術史的劃時代意義。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典藏或財產編號
    11100943
  • 保存現狀
    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