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港義民廟東溪窯米白釉三足爐

北港義民廟東溪窯米白釉三足爐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北港義民廟東溪窯米白釉三足爐

1.古物綜合描述: 器型呈米白釉,釉有開片,爐口表面有煙燻使用痕跡,爐口內壁有脫釉,無落款,底為三乳足,三足底接觸面疑似有釉層。 此件陶瓷香爐,造形特徵為︰斂口,圓腹,器底三乳形足,足底尖圓,全器施以米白色釉,釉色白中顯黃,釉面有細緻開片,施釉至三乳形足,接近足尖處露胎無釉。口緣處可見部份釉層剝離脫落,並有多處煙燻與髒污附著痕跡。透過50倍顯微放大,可見釉色偏白遮蓋性較高,隱約可見釉層內氣泡。200倍顯微放大,可見釉層表面顆粒狀與線狀風化痕跡,以及釉面開片內凹陷不規則風化痕跡。 2.文化資產價值論述: (1)本件米白釉三足爐為北港義民廟傳世文物,是典型中國福建漳州地區所燒造之白瓷,其原始功能與名稱應為「洗」,做為裝盛用水與洗滌器具,但在十九世紀晚期傳入臺灣後,其功能轉變為宗教儀式祭祀用「香爐」,成為北港義民廟後殿祭祀義犬將軍所使用之祭祀供器,被納入在地祭祀儀式與宗教信仰脈絡之中,實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信仰、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 (2)本件米白釉三足爐經考證其所屬年代,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紀晚期,而其傳世脈絡可清楚對應光緒二十年(1894)北港義民廟所進行的第三次整修擴建,增設後殿「義犬將軍殿」,本件文物即是祭祀義犬將軍所使用的香爐供器,與地方歷史事件存在深厚淵源。 (3)本件米白釉三足爐的釉色與形態特徵明確,屬於典型漳州東溪窯(漳窯)所燒造的斂口圓腹三足洗,在十九世紀晚期入藏北港義民廟後,成為該廟後殿「義犬將軍殿」的祭祀用香爐供器,傳世脈絡明確,全器保存完整,臺灣所見相同傳世案例甚為稀少。 此北港義民廟漳州窯白釉三乳足爐,開片米白柚色,三足末端與底部未施釉,主體狀況佳,表面口緣有煙燻污漬,局部區域煙燻焦油混合落灰,凸出釉面。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北港鎮
旌義街20號
數量
1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雲林縣政府府文資二字第1113825467C號
2023-01-07 14:10:39.612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年代
清領時期
材質
尺寸
高9/直徑29/壁厚1 (單位:公分)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觀光處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156
主管機關名稱
雲林縣政府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數量稀少者
保管單位
其他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其他


detailPage.fieldLabel.BOCH_CountryCulture_61.keepPlaces_address
北港義民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古蹟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4、5款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指定(登錄)理由
1. 本件乃清領末期北港義民廟增建後殿為祭祀義犬將軍添置者,具有地方族群之風俗、信仰之特色。 2. 本件為清領時期臺灣重要民變事件「林爽文事件」衍生之信仰重要文物。 3. 本件文物功能原為「洗」,之後轉變為北港義民廟祭祀供器。 4. 本件屬典型中國漳州東溪窯米白釉,作為廟宇之香爐,保存完整,乃稀少之傳世案例,屬藝術層級之文物。 5. 臺灣所見相同傳世案例相當稀少。
代表圖像來源
本府委託逢甲大學辦理「109-111年雲林縣立案寺廟文物普查暨調查研究計畫(一)」資料照(攝影者:郭肯德)
典藏或財產編號
保存現狀
此北港義民廟漳州窯白釉三乳足爐,開片米白柚色,三足末端與底部未施釉,主體狀況佳,表面口緣有煙燻污漬,局部區域煙燻焦油混合落灰,凸出釉面。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