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林番薯寮媽元宵夜巡

雲林縣水林鄉蕃薯厝庄順天宮,創建年代:依據水林鄉蕃薯厝洪氏族譜記載於清康熙七年(西元1668年),係由洪氏祖先(洪月)翁前往中國福建莆田湄洲朝天閣媽祖廟,恭請大媽(全國僅存的最悠久的湄州站身媽祖)、千里眼及順風耳大將軍來台,在蕃薯厝搭草廟祀奉,因此當時蕃薯厝就以媽祖從朝天閣請來就命名為「朝天宮」。因年久草廟上攀滿蕃薯藤,因此又稱為蕃薯寮媽。根據舉人洪近其先生,(原名洪神助後改為洪近其,其人跛腳但學問好精於刻印屬本庄人)賜贈的「番珠厝庄朝天宮符印」(如下圖),刻治年份為道光二十年(1832年),可知原蕃薯寮媽宮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順天宮,而是「朝天宮」。北港媽祖根源也來自於湄洲朝天閣,西元1694年時由樹璧和尚移駕來台供奉,且原來宮廟名稱為天后宮,是之後經過改建後才更名為朝天宮。相傳一日蕃薯寮媽降旨,為了與北港朝天宮區隔,深怕被誤解神尊為北港媽祖之分靈,故希望改名為目前的順天宮。 於清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整修大廟後並改稱「順天宮」,民國五十四年再次重修。水林蕃薯厝順天宮為開台第一鄉水林鄉當地歷史最久的媽祖廟。 每年元宵節起三天三夜的蕃薯寮媽元宵夜巡活動,始於何時開始已不可考,但根據耆老所說於日治時期之前即有,已是本村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年度盛大祭典。夜巡活動特色有面桶炮、射火馬、鑽轎腳、祈平安大龜及迎蕃薯寮媽遶境等,尤其是第三天農曆正月十七日更是盛況空前,活動時常尤晚上開始持續到到隔天中午前才結束,總吸引全國各地民眾蒞臨參與,在台灣元宵民俗盛會有「北部平溪天燈 、中部雲林水林蕃薯寮媽三天三夜元宵夜巡、 南部鹽水蜂炮 、東部炸寒單爺」,當地活動具有幾百年的歷史,可堪稱屬於文化上的軟古蹟,至今仍保存下來,雖然遶境範圍已沒有像清領時期範圍那麼大,但是在蕃薯寮媽三天三夜的遶境時間則是拉長,綜觀全台各地民俗慶典活動,大多遶境時間拉長是因為遶境範圍大,其密度就會比較不足,而蕃薯寮媽三日遶境範圍雖在蕃薯村與山腳村兩村的區域內進行,在遶境過程中,家家戶戶為了將媽祖留在自家久一些,故以施放大量的煙火,希望能獲得媽祖娘娘更多的庇祐,但同時也將遶境時間拉長,足已得知其煙火密度及信徒、旅外子弟熱情參與的精彩程度,能代表中部元宵文化慶典的民俗節慶文化活動。過程年年精彩,旅居他鄉遊子更企盼此時回鄉參與,也具家鄉獨老見到孩孫的凝聚性團圓意義,儼然是「蕃薯厝的過年」,也使得一年比一年更為熱烈盛況。 蕃薯寮媽元宵夜巡是咱庄頭、也是咱雲林縣的重要文化資產,值得大家好好傳承與保存,這項無形文化資產,只要好好規劃發揚光大,一定能引進觀光遊客,帶動地方繁榮。順天宮蕃薯寮媽與善男信女生活、學業、職業、社區發展是如此的緊密連結,深深的正面影響確實少見。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水林鄉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二字第1113805810B
    2022-01-22 15:17:45.213
    變更/修正
    府文資二字1113806484B號
    2022-02-07 15:25:42.172
  • 級別名稱
    民俗
  • 種類
    種類代碼
    F5


    種類名稱
    儀式、祭典、節慶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儀式過程: 農曆正月十七日晚上媽祖出巡後,晚上八點前向廟方報名登記後,於廟前廣場擲公筊,由媽祖選該年平安大龜爐主。(獲選爐主必須和廟方講好何時將添油香錢以何方式給予廟方)。 農曆正月十八日上午媽祖遶境回宮安座陣頭參禮完後:由大龜爐主及其家族親友,恭迎蕃薯厝順天宮大龜媽與平安大龜前往爐主家(或公司、工廠、營業地點)出巡鎮宅一年。 農曆正月二十九日:平安大龜在迎回爐主家12日後,進行開龜儀式典禮。將原平安大龜縮小約八分之一,放一年,其餘龜身肉,與大龜平安米包,分送親朋好友吃平安,(或捐贈慈善機構),由爐主家族自行決定如何處理。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儀式與平安大龜放生(一般都將大龜放生於大海或大溪),早期固定於農曆12月24日,後期改由開龜儀式當天由大龜聖母降駕指定平安大龜放生的日期。 隔年農曆 正月至農曆正月十四日:大龜爐主與廟方聯繫償還訂做龜與米包、炮及金紙恭送大龜媽回鑾 隔年農曆正月十五日上午:大龜爐主及陣頭恭送大龜媽聖駕回鑾,廟方並於入蕃薯厝牌樓口,出轎迎接大龜媽聖駕回鑾及平安大龜鳴放償還大龜炮安座典禮。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大學路三段31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153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觀光處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主辦單位-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蕃薯村蕃薯厝102號
  • 主辦單位-聯絡人
    洪明信
  • 主辦單位-聯絡電話
    05-7841621
  • 主辦單位-名稱
    蕃薯厝順天宮
  • 評定基準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1條第1項。 2、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及第4條第1、2、3條規定。
  • 保存者/保存團體
    蕃薯厝順天宮管理委員會
  • 指定(登錄)理由
    1、蕃薯寮媽元宵夜巡相傳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從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起連續四天三夜舉行夜巡遶庄,活動期間當地民眾均積極參與各項搏龜、接駕等活動,顯見民間認同度高,能持續自主自發地參與。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水林蕃薯寮媽元宵夜巡」反映當地生活、社會、歷史背景,射火馬(2015年恢復)源自嘉慶年間當地瘟疫事件、面桶炮因避免炮火損壞稻埕;正月迎媽祖則配合當地農事,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 3、原本失傳之射火馬、面桶炮民俗已恢復辦理。搏大龜、面桶炮、射火馬、倰轎腳、庄頭接力抬轎、炮火攔轎均保留傳統形式。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 代表圖像來源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