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校門、大禮堂

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校門及大禮堂分別建成於1963年及1972年,為建築師修澤蘭設計,亦為臺灣二戰後現代建築作品之一,現仍做為校園大門及集會大禮堂與球場使用。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中山區
    長安東路2段14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1130122791號
    2022-03-31 00:00:00.0
    登錄歷史建築
  • 種類
    種類代碼
    A24


    種類名稱
    學校


  • 公告建號
    項次
    1


    大小段
    長安段一小段


    縣市
    臺北市


    鄉鎮市區
    中山區


    建號
    730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北市
    中山區
    長安段一小段
    773
  • 緯度
    25.048532
  • 經度
    121.537161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2、3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校門及大禮堂分別建成於1963年及1972年,為女建築師修澤蘭所設計。大禮堂外觀以高聳之弧形列柱環繞,充分顯現現代建築藝術之美。室內大垮距結構,上層為籃球場、下層為集會堂,體現功能主義之機能需求。修澤蘭女士大膽追尋現代主義精神下,結合建築美學之設計風格,常以圓弧、曲線等柔性造型表現形式實踐,成為修澤蘭建築師之現代表現建築之特色;其中必須搭配之結構工程技術,則由其夫君傅積寬工程師擔當,使現代建築呈現建築美學時,亦能有結構力學之表現,同時具備雙重之技術價值。 2.校門、大禮堂建成至今仍維持原有之功能,為該校於二戰後之階段性重要地標建築,見證本市校園空間發展過程,具有集體記憶之歷史價值。 3.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2、3款登錄基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