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河蘭州浮橋圖

本圖工筆彩繪清同治元年至6年(1862-1867)間蘭州城垣形勢、名山名剎、黃河水車、鐵索浮橋以及皮筏競奔、舟車川流的生活景象。 圖中央處即為浮橋,由24條大船搭建而成,左右各立牌坊「第一橋」及「九曲安瀾」,畫面左下方為白馬浪,橋左岸為金城關、金山寺及北塔山,塔寺觀庵沿山而建。橋右岸為蘭州城、金天觀、崇慶寺及龍尾山。山上有四座墩堡,自下向上為頭墩、二墩、三墩、四墩,與建築在華林山的城堡形成犄角之勢。 《黃河蘭州浮橋圖》圖內崇慶寺完好,至少可推繪於1867年以前(1781年燬,1791年重建,1867年又毀),而從蘭州城內城城門已見甕城,可證晚於1862年(該年護理陝甘總督恩麟於內城城門增築甕城)。若假設圖右雷壇河旁太清宮,往北上階梯可達那座不知名屋宇為蘭州人稱「土城子」,則《黃河蘭州浮橋圖》年代可再往後推一年,因1863年時,清政府為防禦回民犯亂,在雷壇河進入市區要衝處築設土堡一座,稱「土城子」,故圖繪上限可再往後推一年。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1130027321號
    2022-03-18 15:51:20.923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 年代
  • 材質
    紙本
  • 尺寸
    畫心120x213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之重要特色/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3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繪者以全景式的構圖,細緻的筆法,具體而微地反映19世紀中葉蘭州府城一帶黃河岸邊的生活景象,與現今所知甘肅博物館藏,稱保存最完好,也最能完整反映19世紀中後期蘭州風情之1874─1883年間繪製的《金城攬勝圖》相比,時間更早,而所反映的蘭州一帶風土民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平圖021515
  • 保存現狀
    一、 本圖狀況大致良好。 二、 全圖間有裂痕、霉斑、污漬、水漬及蟲蛀等痕跡。 三、 圖中有部分地方脫色,並沾有墨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