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澎湖天后宮『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

本件保存狀況尚稱完好。碑體陰刻銘文「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澎湖縣
    馬公市
    正義街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1130022321號
    2022-03-08 12:16:41.406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 年代
  • 材質
    花崗岩
  • 尺寸
    高194公分/寬28公分/厚14公分
  •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主管機關單位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歷代著名人物、國家重大事件之代表性/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澎湖天后宮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澎湖天后宮


    保存空間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古蹟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2、3、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本碑具有下列三項重要的意義 一、年代上屬於臺澎地區第一碑: 立碑時間不晚於一六二○年代,亦即浯嶼水寨把總沈有容於1604年諭退韋麻郎後,直至1606年轉至浙江任官,又在1616-1620年再度回到福建擔任水師參將。因此1604-1620年間是最可能立碑之時期。目前在臺灣本島以及澎湖群島,未有發現年代早於此碑者。 二、反映東亞世界的時代變遷: 碑文記載反映當時即將開啟之歐亞海上商業活動,即代表歐洲新教勢力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東亞大陸東南沿海閩南唐人 (Tn̂g-lâng) 海商之間的貿易交流序幕。從全球視野來看,代表舊有歐亞大陸俗稱絲路的陸上貿易,將被當時新興的歐亞海上遠洋貿易所取代。 三、揭開臺灣歷史的關鍵序幕: 碑文記載提及荷蘭人初次在東亞海域尋求貿易據點,來到大明國的領土澎湖,談判未成,影響荷蘭東印度公司後續改至大明國疆域外的臺灣島建立貿易據點,繼而大量引進閩南唐人至島上開墾定居,奠定今日臺灣人口結構的基礎。
  • 代表圖像來源
  • 典藏或財產編號
    STG00646-P-106-0022
  • 保存現狀
    本件保存狀況尚稱完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