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鎮廣興里太原堂創建於昭和10(1935)年,為王氏家宅。王氏來臺祖柏承公於乾隆末年自嘉應州來臺,先於后庄落腳,道光18(1938)年因淡水同知婁雲設中港官渡,渡溪至鹿廚坑(廣興里舊稱)至尖山一帶。傳至3代南旺公購地建厝,昭和10(1935)年大地震之後,其子水生公建太原堂,二載竣工。 太原堂坐北朝南,為單進雙橫屋三合院,由小門屋、院埕、正身、橫屋及化胎組成。小門屋由紅磚砌成,金型馬背屋頂,屋脊飾有雙麒麟剪黏,壽梁盤踞一對獅子。依小門屋而建的有紅磚矮圍牆,分隔內外埕則有凹式洗石子牆,左側安置「天神」神位。正身牆面以紅磚為底基,外敷磨石子,左右頂堵、墀頭牆有石灰彩繪,簷廊柱上木構件雕工精細,彩繪淡雅。正身門框由觀音石砌成,門楣有堂號,左右有門聯。正廳神龕為日式木造簡易型,花罩雕有福祿壽、雙龍盤踞,上供奉列祖神位。橫屋僅剩左廂,右廂已頹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