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鎮上興里東海堂創建於大正2(1913)年,為徐氏家宅。徐家祖籍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穀倉下,來臺祖倫桂公與眾親族於乾隆年間來臺,傳至5代洪招公,例授貢生,購現地建華宅。 東海堂坐東南朝西北,為三合院格局,由圍牆、院埕、正身、橫屋及化胎組成。圍牆牆基由鵝卵石砌成,卵石尖端朝內,採五包一或七包一的圓圈式,石縫再以灰漿填上,中間為土埆牆,最上層有磚砌屋脊,門柱基座為砂岩石,柱身由紅磚砌成,柱頭造型如日式石燈。院埕為水泥地,臺基與地面邊緣鋪設條石。正身屋頂覆紅瓦,屋脊飾有彩燒磁磚,簷廊有2根圓形石柱,未刻對聯。圓光、通樑有四季花鳥木雕彩繪,瓜筒雕螭虎咬瓜。正身、次間上牆均有花紋綠色琉璃磚窗,左右次間磚窗下有彩繪書卷裝飾,左側中央繪諸葛孔明手持羽扇,有一童子奉茶,旁配畫烏鴉反哺圖;右側中央繪一老叟問鼎,童子在側扶仗,旁邊畫兩隻螃蟹,寓意科舉中第。正廳神龕供奉13至21世祖之神位,神祖牌後上方掛有「福」字,左右有石灰泥「童子獻壽圖」彩繪。橫屋現僅存右側一落,出屐起磚造建築,與內埕間左右各有一道內牆,石板基座,上紅磚以十字鏤空法砌成。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