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通霄鎮城南李氏公廳

通霄鎮城南李氏公廳建於同治年間,與銅鑼澗窩李家同出一祖。李家祖籍廣東五華,來臺祖德萬公譜名應龍,其三子騰清公於同治3(1864)年攜眷入墾通霄南和,致富後營建華宅。昭和10(1935)年大地震,公廳部分簷牆震毀,歷時三年才重建完成。民國73(1984)年整座建築曾重新粉刷,始為今貌。 李氏公廳坐東北朝西南,為兩進兩落式三合院,由半月池、外埕、門樓、天井、正身與左右橫屋、化胎組成。門樓為三開間,明間屬凹壽型,為進出通道。門楣掛有「隴西堂」金字木匾,門板題辭,大門兩側各有兩扇屏門,頂板有雲彩彩繪,中間是木條直櫺窗,下方有竹菊蘭梅彩繪。門樓與正身之間,兩側有屋頂覆蓋的迴廊,中間因此形成長方形的天井。天井地面鋪設鵝卵石,正廳正門處置有「五世同堂」石碑,與樑上懸掛之「五世同堂」御匾兩相輝映,該匾為光緒16(1890)年騰清公受朝廷旌表時所製。正身步口寬敞,立有兩根圓形石簷柱,上刻有對聯。正廳神龕供奉李家祖先牌位,神龕雕工精細,兩側龍柱雕有聯語,左側神桌奉祀司命真君、楊公先師及魁斗星君。左右各有兩落橫屋,未有何裝飾,左橫屋修改為磚屋,右橫屋年久失修,僅剩一間半毀的落厫。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苗栗文獻第四十四期:苗栗縣傳統家廟、祠堂、府第專輯(上)》,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08年 《苗栗文獻第四十五期:苗栗縣傳統家廟、祠堂、府第專輯(下)》,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09年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