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鎮魯國堂為曾氏家宅,創建於昭和3(1928)年,經昭和10(1935)年及民國88(1999)年兩次大地震仍屹立不搖,實屬難得。民國94(2005)年曾重新彩繪,煥然一新。曾家祖籍福建汀州府武平縣岩前城田寮,來台祖於乾隆年間渡台落腳頭份田寮,農耕教讀。傳至四代貴秀公經營糖廠,白手起家,昭和3(1928)年在頭份鎮土牛興建華宅。 魯國堂坐北朝南,建築空間由半月池、院埕、正廳、橫屋及化胎組成。半月池為風水塘,除風水考量亦作洗滌、灌溉、養魚等用途。外埕有圍牆,卵石基座上砌白粉牆,內外埕也以磚牆隔開,門柱較隔牆稍高,有正方洗石子柱飾。正廳與橫屋為馬背脊屋頂覆紅瓦,屋脊上有花草雕飾。正身採雙棟樑型式,通樑有彩繪雕龍,簷下各木構件均有繁複華麗的雕飾。正廳除正門外,另有四扇格扇門,門下依序有松鷹、白鶴、黃鶯、鸚鵡等彩繪圖案,正門上掛有金字「魯國堂」匾額,由獅座托起。正廳中央為雕工精細的神龕,供奉列祖神位,左側配祀有司命真君神位及關聖帝君像,龕下則有龍神神位。橫屋不同於一般傳統建築,由外往內各立有三對石柱,中間為圓形石柱,兩側則為方形石柱,每根柱子都刻有對聯。化胎因開闢道路,現已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