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琴製作

古琴自古即為鎮殿安宅之神器,有正音,古代更使用於散天安邦之儀式。它的文化內涵,包羅萬象。斫琴工藝的知識與技藝包含陰陽五行、魯班尺度、節氣吉時應和、木作、榫接、髹漆、織物、螺鈿。 早在孔子時代,琴就成為文人的必修樂器,數千年來琴與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孔子、蔡邕、嵇康、蘇軾等都以彈琴著稱。琴的音色高雅,古人常用它來抒發情感,寄托理想。琴的象徵意義,遠遠超越了音樂的意義,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琴」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二十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據現有的圖像與文獻資料顯示,琴在漢末時已大致定型為後世通用的形制。唐代製造的琴,與宋、元、明、清時造的琴,就有造形藝術風格上的區别和音色特徵的區别。 古琴的無形文資於新竹已歷200年,琴器的技藝特徵是以木料的聲形意象命名,依其名而定其琴身而如人形;各部結構、製作程序中,琴身與聲形意象環環相扣,依名而行,直至完斲,具象成器,先人斲製程序以尊重地方自然產物為依據,實物為體,傳統為用,美化地方族群人文特色,頗具台灣的時代藝術價值。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竹市
    東區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100137294號
    2021-09-17 17:16:28.341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6


    種類名稱
    木作


  • 所屬族群
    族群名稱
    福佬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竹市中央路10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319756
  • 主管機關名稱
    新竹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藝術價值/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生活特色並具代表性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法>>第91條、<<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3、4款及第4、5、6條
  • 保存者/保存團體
    單志淵
  • 指定(登錄)理由
    1.古琴已有三千年歷史,是為最古老的中國樂器,其不僅具有琴體的造型美與表面裝飾之美,更有材質美與彈撥音色之美,具有藝術價值。 2.古琴製作需遵守嚴格的製作方法,並結合陰陽五行、木作、榫接、螺鈿等技術,融合製造技術與文化象徵符號為一體之樂器,其形制與表面塗裝反映梅庵派之審美觀。 3.新竹地區古琴因林占梅等文人喜愛撫琴吟詩而廣為流傳,林占梅所著《潛園琴餘草》約有詩一千九百餘首,其中有許多詠琴的詩篇,古琴成為當時文人酬唱答贈所賴之重要器物,充分反映地方生活特色並具代表性。
  • 代表圖像來源
    新竹市政府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