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員林街消費市場

臺灣早期的市場,大多為進行簡單交易的商品交易中心,由於交易物品種類不同,大致上分為兩種:即「普通市場」買賣魚菜和日用雜貨的、以及交易牛隻的「牛墟」;而普通市場又可分為「攤販市場」與「店鋪市場」,這些市場大多利用交通頻繁的街衢、城門以及寺廟等附近的空地經營。 日本治臺以後,從明治28年(西元1895年)起,前後花了15年的時間,改善全臺市場,使市場成為公共事業。公設消費市場的出現與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公共衛生論息息相關,同時在治理臺灣時,企圖從臺灣的市場公共化開始,漸漸以公設市場的公共性介入地域社會。在昭和11年(西元1936年)發佈了「臺灣都市計畫令」之後,市場便納入都市公共設施建設與管理體系之內,市場透過官方經營與管理,成為更能夠達到區域性提供民生物品的都市設施,從而亦內化為臺人的生活衛生習慣。 在此背景下,日治時期的燕霧下堡員林街於明治35年(西元1902年)11月25日設員林市場,由於當時總督府財源尚未穩定,然因基於環境衛生改良,急於設置排水系統與整治街道衛生,遂將清代就已存在之露天式攤販市集集中,選擇廣寧宮鄰近空屋或方便取得之用地,由地方人士紳集資建造簡易構造家屋形式之市場。後在明治43年(西元1910年)10月因市場建物老舊而開始就舊址擴充改建,由玉田氏包辦重建工程,翌年完成。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日人又公佈「消費市場使用條例」,實施市場營業許可制,由各地之街庄長管轄並設立市場管理員,而政府經由管理層面開始干涉傳統零售市場,並把消費市場列為公共設施。之後員林因隨著地方產業發展、人口成長,舊有市場為木造建築,經十數年來已老朽並有白蟻危害,故昭和10年(西元1935年)起開始進行改築計畫。 昭和10年(西元1935年)興建本館及北側外圍店鋪後,至昭和後期時,傳統販售日常生活食料品之功能已不敷消費者使用,顯現商店街的新型態漸漸地取代過往唯一可同時購買到多樣民生物品之市場,為能夠吸引消費者回流至公設市場,市場開始擴大其市場用地,並於沿街面建設市場店鋪,擴大市場經營模式與販賣種類的多樣化。 二戰後,人們將過去的員林街消費市場稱為第一市場(一市仔),民國49年(西元1960年)又擴建側(今中正路)外圍店鋪,計有店鋪28間,攤位195位。隨著第一市場的擴建,遂將原本的紅磚市場建物因此被覆蓋在裡面,民國94年(西元2005年)曾整修市場門面。本案於民國110年(西元2021年)經彰化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員林市
    民生里中正路346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100035113B號
    2021-02-03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23


    種類名稱
    市場


  • 現狀
    原員林街消費市場於民國110年(西元202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建築保存良好,結構完整。
  • 外觀特徵
    原員林街消費市場正立面為芒形的拱形直立窗,洗石子。大正年間(西元1920年代)流行的國防色的(十三)溝面磚,是一種陶磚,柱、牆、窗、臺度等大致保持原貌,是員林市現存日治時期大型的公有建築及罕見之公有零售市場,迄今已逾85年之久。 目前屋頂已經全面換成鐵皮浪板屋頂。由於該建築物位處於街廓内,加上市場攤販招牌、雨遮等構件相當多,目前所有立面都隱藏於市場攤販招牌以及雨遮下。由臺灣總督府公文檔案内的圖片紀錄記載,西北角主入門廊口正立面山牆面,由四根附壁方柱分為三分,每一分牆面開有一半圓拱。左右外圓兩根附壁柱,柱頭突出山牆面;居中兩根附壁柱柱頭沒有突出山牆面,但是山牆上之水平橫帶,於居中兩根附壁柱上緣作成階梯形。牆面以清水紅磚面為主,於水平橫樑以及柱頭柱基部分則由洗石子面收邊條。西北角主入口門廊山牆面,居中牆面之半圓拱,下半部為兩扇大門,上半部則為圓拱形高窗。左右兩側半圓拱下半部為長條窗,上半部則為圓拱窗,窗扇下方設有小透氣窗。面對外圍之牆體,主要由同樣比例之長方形開口所組成,以一根附壁柱、一扇門、一根附壁柱、兩扇窗一根附壁柱之方式重複韻律組構而成。兩扇窗與窗之間的牆面上方開有一圓洞窗。牆面主體為清水紅磚面。 南面主入口處山牆面作法較不同於其他三處,其量體沒有外突於主體建築,由二突出牆面方形附壁方柱,以及左右兩根較細小之附壁柱分為三分,居中之牆面,上開有一平拱方形門洞,門洞上方為兩個半圓拱形之高拱窗,左右兩側牆面開有一半圓拱窗,窗臺下設有一小氣窗。左右外緣兩根附壁柱柱頭位於山牆水平橫帶下;居中兩根附壁柱柱頭沒有突出山牆面,但是山牆上之水平橫帶,於居中兩根附壁柱上緣作成階梯形。牆面以清水紅磚面為主,於水平橫樑以及柱頭柱基部分則由洗石子面收邊。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建議標的物前的攤位應與其持有一定距離,並避免標的物長期受潮濕影響。 2.現況許多管線路支撐於建築體前,管理單位應定期檢視電線的老舊情形,並使用單位應避免電線拉扯過度緊繃。 3.請管理單位定期檢視電線管理及明火之使用,並確實檢視無使用之設施電源是否關閉。
  • 使用情形
    原員林街消費市場目前供作市場使用,為員林市攤販集中處,使用頻率相當高。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土地所有人
    彰化縣員林市公所
    土地所有人
    黃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50057
  •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原員林街消費市場本館主體為紅磚建築,屋架採木架結構,屋頂木結構仍然保存完好,九二一地震後另以鋼架補強,內部空間挑高,為採光及通風需求,四周開有大量長方形上下推拉疊窗,主入口立面採西方古典風格設計,以厚重的半圓形洗石子窗框裝飾。 平面分布上,整體呈回字形,中央有天井,四周各有一個出入口,西北為正面出入口,入口處可見山頭為星芒狀,東北出口為民生路,東南出口為惠來東街,西南出口為中正路。市場有東、西、南、北四翼,每一翼中有中央走廊,左右兩側為攤位,市場內部早期並規劃獸肉區、蔬果區、民生物品百貨區,目前大致上亦維持北翼為蔬果區、東翼為民生百貨區、西翼與南翼則為生鮮肉類區。市場内部除了中庭部分改變較多,其餘空間大多維持日治時期之原貌。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員林市
    員林段
    87
    2
    彰化縣
    員林市
    員林段
    87-70
    3
    彰化縣
    員林市
    員林段
    87-71
    4
    彰化縣
    員林市
    員林段
    87-72
    5
    彰化縣
    員林市
    員林段
    87-82
    6
    彰化縣
    員林市
    員林段
    96-3
    7
    彰化縣
    員林市
    員林段
    97
  • 緯度
    120.57350399746313
  • 經度
    23.95654968325395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連慧珠主持,《彰化縣暫定古蹟及列冊追蹤案件(8處)先期基礎調查研究計畫》,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18,P.76~P.86。
  • 指定(登錄)理由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見證日治時期員林街市街改正之歷史背景,整體平面呈對稱配置之「回」字形。 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正立面為仿西洋歷史型式作法,造型元素包括砌築精緻之清水磚、洗石子以及十三溝面磚,材料及工法充分表現日治時期之建築工藝。 3.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配合空間及通風、採光環境機能需求,採偶柱式大跨度木屋架;原構法仍完整保存,為現存員林市日治時期大型公共建築物,全臺類似之日治時期市場建築已不多。
  • 開放時間
    約上午4時至下午19時,以攤販店鋪營業時間為主。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