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竿鄉五間排

馬祖列島雖經明、清時期的海禁,徙民幾至無人,但清中葉以後海禁廢弛,漁民、海商復至,且由季節性、漁汛性暫居至建屋定居經營,人口漸漸多起來。北竿島橋仔村曾為漁業重鎮、商行林立。五間排即座落在橋仔村南面,是一座主體為六扇五間共用大木構架及圍蔽牆體方式成排連之排間住屋兼營業用建築,現今一樓仍留有鹽池(魚窖)一座,面積11.08平方公尺,深入地下約210公分。主體分為左右兩半空間,曾經分別住著二家人。 五間排據傳是福建長樂梅花人所建,姓名、建築歷程等均無可考,年代約有100年的歷史,正門額楣上立有「永豐」二字招牌。後來,房屋主人返回大陸梅花,不再回來。 現今可追溯的五間排建築的使用者有二個家族︰其一,王宣猷(梅花人氏)家族,王宣猷於民國24年任「竿西聯保辦公處主任」民國27年亡故,其親屬及及後代在1950年代左右搬離五間排。其二是王水水、王道富、王家順家族,王水水係王宣猷堂兄弟,將自己在梅花鎮的房子和王宣猷換得五間排右半邊的空間,二人並合夥做漁獲加工、製作漁露等,王水水次子王道富繼承(1901-1979)五間排右半邊空間,亦用「永豐」店號經營漁獲加工兼營貨店,至民國67、68年王道富家族亦遷離五間排,成為閒置空間。 民國38-39年間,由於國軍甫撤退至馬祖列島,軍營、庫房等工事尚未建好,五間排曾被軍方用作彈藥、軍糧倉庫。民國47年(1958年)還曾提供給南竿仁愛兩棲偵查連北竿分隊暫住。民國105年王道富之子王家順及孫王宜彰不忍老宅穨傾,提出修復老宅的構想。 五間排為閩東風格的建築,也是住家和營業場所的複合式建築,以五間合排方式建造,是北竿唯一八扇大量體的建築,屋前設有石敢當避邪,門楣上運用石砌造出蓮花紋樣的牆面裝飾,建材上有石砌、土磚、灰磚、夯土、木構、編竹泥牆等多元素材、多層次的運用,因此不論是在歷史文化、建築史或技術史,閩東建築工藝上都極具價值及活化再利用潛力。連江縣政府於2016年01月08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於2021年啟動修復工程。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連江縣
    北竿鄉
    橋仔村89號
    2
    連江縣
    北竿鄉
    橋仔村90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連文推字第1050001324號
    2016-01-08 13:39:01.14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已修復完成,部分壁畫保存。
  • 外觀特徵
    橋仔五間排主體的平面格局為五間共用大木構架及圍蔽牆體方式成排連結之排間住屋,排間住屋其特色在於除兩端單元可三面採光外,中間三戶僅有前後兩面可以採光,並於迎風面之檐口施作女兒牆,以達到防風之目的,橋仔五間排為目前馬祖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之排間建築。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王OO
    建築所有人
    王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136-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36-22393
  • 主管機關名稱
    連江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連江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共用大木構架且空間具有互通之特性,有鹽池(儲放魚露、蝦皮用),二樓有過去所留下之壁畫。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緯度
    26.234348592548546
  • 經度
    119.99391588261378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4條、第5條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建築具閩東建築風格,且具民間藝術如石敢當與蓮花石砌。 2.見證馬祖漁業時代之繁華,為五間排大戶之代表作,門楣上蓮花砌及屋內藝術圖騰,展現民間藝術特色。 3.本建築同時兼具石砌、地域風貌、民間藝術及建築技術價值,應予保存。
  • 開放時間
    09:00-17:0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