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瓦硐南天廟清道光神轎(殘件)

木雕神轎,已拆解,正面轎匾墨書「山西夫子」,左右框陰刻「道光拾玖年桂月置」、「本鄉弟子張騰賚酬」,多處雕花脫落佚失;兩側面上半有窗框,框兩側透雕博古圖,下半部浮雕板為螭虎戲球;背面同樣有窗框,兩側為螭虎團爐,下半部為鳳凰。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澎湖縣
    白沙鄉
    瓦硐村1鄰40-1號
  • 數量
    13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博字第1093701639號
    2020-05-19 00:00:00.0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1


    總類子類別名稱
    信仰及儀禮器物


  • 年代
    道光拾玖年(1839)
  • 材質
  • 尺寸
    正面寬80公分高130.6公分厚2公分;背面寬80.4公分高129.8公分厚2公分;虎邊面寬97.2公分高126.6公分厚3公分;龍邊面寬96.7公分高130.6公分厚3公分;轎底寬91.5公分長102.2公分厚7.5公分;尚有轎棍8件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博物館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10405轉6409
  •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數量稀少者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南天廟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南天廟


    保存空間地址
    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1鄰40-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 出處或來源說明
    時間: 1839年 捐贈者:張騰賚道光拾玖年桂月置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澎湖宮廟信仰興盛,大小活動活絡,此神轎年代久遠,為瓦峒宗教信仰史實之見證。 2、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瓦硐張姓家族,自古至今皆為顯族,本神轎寄附張騰賚,為監生,清代知名仕紳,熱心參與地方公益。 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本組神轎雖是殘件,仍可組成,窺見清代信仰儀禮器物之風貌。雖非本地手藝,卻具備工藝水準與提供澎湖購選能力的佐證。 4、數量稀少者:清代末期神轎尚稱精美,傳世不多,左右框陰刻「道光拾玖年桂月置」及「本鄉弟子張騰賚酬」,人、時俱確,尤為可貴。
  • 代表圖像來源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逢甲大學 陳英豪研究助理
  • 典藏或財產編號
    STG02135-P-107-0008
  • 保存現狀
    虎邊廂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