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鑄銅虎象鬥置物

象嵌,是指在金屬、陶瓷、木材等物品的表面雕刻出形狀,再於凹處鑲入金、銀、貝、牙等材料的一種工藝裝飾技法。據傳在飛鳥時代從西亞經絲綢之路傳入日本,經歷長年發展後,於明治時期大放異彩,妝點出精美華麗的藝術效果。 1882年,東京動物園成立後,藝術家開始大量以動物為題材創作,並開始出現出口相關題材的藝術品到歐洲,且非常受到歡迎。 本作品以精銅鑄製成,描繪一隻大象與兩隻老虎搏鬥的場景,一虎行動敏捷,四肢粗而有力,以鋒利的爪撲抓象背。另一虎翻倒在地,雙掌緊抓象腿,大象長鼻高昂,張嘴吼叫,雙蹄高舉奮力掙脫。從動物的外在形象到精神氣勢,皆掌握精準,生動表現大自然中動物弱肉強食之生態。 主體構圖布局緊湊,線條流暢,雙虎神態威猛,強化虎象鬥內在的精神意蘊,賦予出神入化的靈性與神性。整體細節表現精湛,象牙處以牙嵌入,使其更加傳神,栩栩如生。虎的眼睛以象嵌技法鑲貝,使其眼神銳利,炯炯有光,富有神采。 赤祖父曉光(1885ー1912),本名外次郎,為明治時期著名金工藝術家,尤擅於製作高品質的鳥類、動物置物。活耀於東京地區,其製作之金工藝術主要出口至歐洲市場。曾為東京金工協會會員,更以其出色的立體作品贏得多次世界博覽會獎項。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中正區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市獻編字第1093004298號
    2020-11-26 15:33:59.393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1


    種類名稱
    藝術作品


    種類子類別代碼
    G1.5


    總類子類別名稱
    雕塑


  • 年代
    日本明治時期
  • 材質
    鑄銅、象牙
  • 尺寸
    高 36.5 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編纂組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311-5355#24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立文獻館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郭OO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郭OO


    保存空間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保存空間屬性
    其他-庫房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4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 指定(登錄)理由
    作工精緻藝術性,金屬鑄銅工藝,神態自然寫生傳神,象牙附著於大象牙增添動物神采,具藝術造詣。
  • 典藏或財產編號
    15
  • 保存現狀
    狀況穩定。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