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萬和宮聖二媽像

軟身黑面,頭戴雙層九龍二鳳冠,皆為六旒,頭披戴雙蟒頭巾,細目,大耳,垂掛耳環。肩披雲肩、身穿蟒袍。雙手掛於扶手木板上,坐姿,腳踩於獅上。圈椅正面款「大正十三年甲子置」;後款「昭和九年申戌正月重修廖以欉徳茂正壽天旺祿献 田成正坤徳氵囬天文祿牛继政 以和徳哮萬上天財以後」。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南屯區
  • 數量
    2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遺字第10902447553號
    2020-10-22 13:55:33.843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1


    總類子類別名稱
    信仰及儀禮器物


  • 年代
  • 材質
  • 尺寸
    高90/寬43.2/深36
  •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R10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501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財團法人臺中市萬和宮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財團法人臺中市萬和宮


    保存空間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萬和路一段5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古蹟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1. 聖二媽像黑面細目大耳,垂掛耳環,頭披戴雙蟒頭巾,上頂雙層九龍二鳳冠帽,皆有六旒。項下披雲肩、身穿蟒袍。雙手以肘擱於椅座扶手間橫置的條板上,足踩雙獅,姿態獨特。圈椅正面橫題「大正十三年甲子置」;左後側直行刻記「昭和九年申戌正月重修廖田成、正坤、德洄、天文、祿牛、繼正、以欉、徳茂、正壽、天旺、祿献、以和、徳哮、萬上、天財、以後」。按此所誌日期,應指日治時信眾為神像添置座駕,以利巡行遶境,並非指聖二媽製作年代。 2. 耆老傳言聖二媽神像之製作,乃因老二媽每返西屯省親遶境,行程太滿,分身乏術,不能遍及各庄。向隅之馬龍潭民眾,遂商請丹慶季神明會,聘西屯水崛頭永安宮附近之阿新師另行雕塑聖二媽金身,分巡筏子溪畔各庄頭。此說地方人士認係昭和10年事,與第一點年代相合。然據萬和宮廟史,聖二媽係製作於清光緒12年(1886),若比對其與大里杙福興宮「湄州軟身二媽」,製作工藝相近,後者約成於乾嘉之際,前者當不致相去太遠,仍以光緒12年為可能。 3. 聖二媽像頭部用圓雕技法,另與拼接製成的身體結合而成。其上肢的各部位如上臂、下臂、手腕與雙手,為分別製作後以榫接方式接合。下肢分成大腿、膝關節與小腿部分,小腿與雙足一體成形,此拼接工藝,使神像易於穿脫更換外覆的服飾,與固有木雕泥塑一體成型的神像不同,便於外出巡行,反映了在地信仰的特殊神像工藝技術。
  • 代表圖像來源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典藏或財產編號
    府授文資遺字第10902447553號
  • 保存現狀
    狀況穩定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