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成年代與沿革簡述
本古物1案共計3件:分別為1件「na kaviyangan vincikan a valji(佳平板雕)」及2件「kula na vincikan(板雕腳座)」。
na kaviyangan vincikan a valji(佳平板雕)為泰武鄉佳興村的木雕工藝師沈秋大於1972至1975年間所雕刻。板雕木材原為來義鄉文樂部落的先人在百年前納貢給佳平部落Zingerur家族傳統領袖的貢品,爾後透過Zingerur家族族人的委託,請木雕工藝師沈秋大進行雕刻,雕刻內容充分展現排灣族傳統部落重要的歷史與文化。kula na vincikan(板雕腳座)則為沈秋大之子沈萬順的木雕作品,放置在na kaviyangan vincikan a valji(佳平板雕)下方。
2.與文物相關的重要人物
3.古物尺寸(長、寬、高等)與材質
na kaviyangan vincikan a valji(佳平板雕)長為152公分、寬為8.6公分、高為204.4公分,材質為紅檜。2個kula na vincikan(板雕腳座)尺寸分別為長75.5公分、寬33公分、高40.8公分;長76.2公分、寬38.6公分、高40.8公分,材質為木材。
4.外觀特徵描述
na kaviyangan vincikan a valji(佳平板雕)採半立體雕刻方式,作品依題材類別可分為5層。雕刻內容第一層為佳平部落遷村史;第二層是部落傳統領袖嫁女兒習俗;第三層為佳平部落族人在部落傳統領袖家屋前聚會的情形;第四層是生活習俗,包含排灣族男士打獵、獵物共享的景象;第五層則是展現居住在文樂部落的族人扛著這塊木板,去到佳平部落獻給部落傳統領袖的行進過程,期間有許多不同部落的族人也加入送禮與護衛的隊伍行列。
kula na vincikan(板雕腳座)上雕刻1組男士及女士面容及排灣族原住民頭飾,兩側再以象徵部落傳統領袖家族的百步蛇紋陶壺進行雕刻裝飾;底座上、下兩側則以百步蛇紋作為收邊裝飾。雕刻技巧及上色習慣承襲其父沈秋大的風格,以木頭原色為基底色彩,再施以黃、紅、白、黑等色漆來進行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