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

建物興修記錄 1.金刀比羅社神社主體建築已不存在,僅存社名石柱、石桌、石椅、石燈籠及神社正殿基座遺址等,第一層平台以下之石階梯亦於開設蘇花公路時被拆除。神社正殿基座遺址已與砲台山公園進行整體規劃利用,基座上並設置蘇澳國際獅子會於1991年12月為慶祝成立21週年之雕塑一座。 2.民國81年蘇澳鎮公所執行「砲台山風景區開發事業計劃」,將清朝北側砲台重新施作,不復原貌。南側砲台已用水泥覆蓋,並將周圍植栽移走,改建成二樓建築之廁所兼瞭望台。 相關歷史敘述 1.清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時,法軍攻打蘇澳,陳輝煌奉命鎮守蘇澳,利用砲台山地勢與居民協力扛大砲上山守禦。光緒15年(1889)陳輝煌與游擊鄭雲泰在此興建砲台及營房,昭和2年(1927)日人在此興建金刀比羅神社、警察遭難碑及涼亭一座。 2.金刀比羅神為日本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的合稱,為日本自古以來守護海路之神,日治時期在台灣的重要港口如基隆、高雄等地皆設有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砲台山上的金刀比羅社,居高臨下,可以俯視蘇澳市街和太平洋。昭和2年(1927)4月20日舉行鎮座式。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宜蘭縣
    蘇澳鎮
    砲台山風景區內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90007677號
    2010-10-26 00:00:00.0
    變更/修正
    府文資字第0990008775號
    2010-12-08 00:00:00.0
    更正古蹟種類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砲台、神社、碑碣


  • 現狀
    1.清領時期砲台於1992年蘇澳鎮公所執行「砲台山風景區開發事業計畫」,將北側砲台重新施作,不復原貌;南側砲台已用水泥覆蓋,並將周圍植栽移走,改建成二樓建築之廁所兼瞭望台。兩門古砲存放於蘇澳鎮公所。 2.金刀比羅社主體建築已不存在,尚存社名石柱、石桌、石椅、石燈籠及神社基座遺址等,其正殿遺址並設置蘇澳國際獅子會於1991年12月為慶祝成立21週年之雕塑一座,第一層平台以下之石梯亦於開設蘇花公路時被拆除,惟其空間格局仍大致完整。 3.警察遭難碑碑上篆刻之「警察遭難碑」碑文已被磨除,碑體及基座保存尚稱良好。
  • 外觀特徵
    1.砲台山之清領時期砲台有2處,但北側砲座已重新施作,不復原貌。南側則僅存砲座遺構及部分圍牆牆基。 2.金刀比羅社位於蘇澳砲台山上,面向蘇澳港,沿石砌階梯拾級而上,分別有四個平台,第一層平台立有篆刻「金刀比羅社」之社名石柱一座及石桌、石椅各一座,石桌桌腳上刻有「許木山寄附」之字樣。第二層平台立有石燈籠一對,燈籠上刻有圓形及新月形之鏤空圖案。第三層平台作為石梯轉向之轉換空間。第四層平台原為神社正殿所在,但現僅存基座遺址。基座上方現立有蘇澳國際獅子會於1991年12月為慶祝成立21週年之雕塑一座。 3.警察遭難碑碑體為橢圓形,立於兩層洗石子基座上,刻有「警察遭難碑」之字樣,質地樸實。
  • 使用情形
    1991年間蘇澳鎮公所辦理「砲台山風景區開發事業計畫」,將砲台及神社遺蹟進行整體性之規劃利用。於神社正殿基地設置蘇澳國際獅子會雕塑1座,並將北側砲台重新施作,南側砲台並用水泥覆蓋,改建成二樓建築之廁所兼瞭望台。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建築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之8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9322440*652
  • 主管機關名稱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宜蘭縣
    蘇澳鎮
    長安段
    26
    2
    宜蘭縣
    蘇澳鎮
    長安段
    27
    3
    宜蘭縣
    蘇澳鎮
    長安段
    27-5
    4
    宜蘭縣
    蘇澳鎮
    長安段
    27-6
    5
    宜蘭縣
    蘇澳鎮
    長安段
    27-7
  • 緯度
    24.5933335570627
  • 經度
    121.856908184969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暨「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相關規定指定為古蹟。
  • 指定(登錄)理由
    1.目前留存之神社或砲台遺構,見證蘇澳砲台山在地方歷史發展過程中擔負著重要角色,雖神社主體建築不復存在,且砲台僅存1處砲座遺構,然其參拜路徑及具制高優勢之格局皆仍可考,因此具有保存價值。 2.歷史遺蹟及所處之環境脈絡清晰,且經由不同時代之歷史疊層,可閱讀自清領、日治、及二戰後地貌之演變。現場遺留之碑碣與石燈等附屬設施,仍具有不宜移動之重要性。 3.砲台遺構為清光緒年間,蘇澳民眾抵抗法軍攻台的最佳歷史見證,具備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