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關西南陽堂鄧屋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關西南陽堂鄧屋家族祖籍廣東饒平,12 世祖鄧仕全渡海來臺,初居臺北新莊,18世紀末於新竹大旱坑置產,後因道光年間閩粵族群械鬥,客籍的鄧氏家族大受影響,14 世祖遷居至大旱坑,開墾當時還是番界的新竹關西大旱坑地區,鄧氏族人入墾後,聯合其他墾戶開鑿老焿寮圳,在此興築民居,逐漸形成聚落。 南陽堂族人稱之為「老屋」,是鄧氏家族在墾殖吊耕田時期就已經居住的處所,應創建於道光年間,目前所見的鄧屋是明治三十九(1906)年新修之樣貌,其土水匠師為來自新埔五分埔的劉家來師傅。 南陽堂鄧屋為傳統的客家夥房建築配置,現規模為一堂三橫屋,前有禾埕,後有水井及化胎,正身作為公廳使用,左右橫屋為族人居住空間,外橫屋則為養牛、養豬的附屬空間。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關西大旱坑鄧氏家族,既是客家族群二次移民入墾大旱坑的案例,同時也是竹塹社保留地內漢佃的一員,鄧氏家族的入墾歷史,代表新埔關西一帶從荒埔到田園的歷程、竹塹社與漢佃勢力消長,以及漢民族營造生活空間的縮影。 鄧氏一族在遷居到關西後,逐漸開枝散葉,族人積極參與地方事務、宗教活動、文教事業,也漸往外地發展,其中第 18 世的鄧家造,原來在新竹城中經營藥舖,卻因為地方發生傳染病,在日本政府只准進不准出的隔離政策之下,全家僅留妻子陳連妹獨活,而他發明的藥粉,後來由第 19 世鄧聲河交給黎松製成廣東苜藥粉,暢銷至今。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南陽堂為鄧氏家族到新竹發展的老屋,目前由「鄧昌嘗」管理,家族成員於民國一○三(2014)年,成立「社團法人臺灣鄧氏仕全公派下家族會」,可以見到一個客家家族血濃於水的宗族文化從清代一直傳承至今,甚為難得。 南陽堂鄧屋於配置、構造上仍保留完整,就地取材反映客家建築樸實的生活風格。於無形價值上,信仰土地龍神、灶君爺,化胎完整保存,戶外敬神設置的天公龕,顯現極為注重風水,反映在整體配置上,亦充分展現客家生活文化的內涵。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竹縣
    關西鎮
    大旱坑24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90107415號
    2010-11-03 00:00:00.0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00105117號
    2011-06-14 00:00:00.0
    補正公告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左側護龍已架設鐵皮做為緊急措施
  • 外觀特徵
    新竹地區客家三合院,土磚造,黑瓦,斗砌磚,屋頂前高後低、內低外高、三分八水斜度。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正廳及左外橫屋附屬空間具客家特色應予保存維護
  • 使用情形
    鄧家祖先祭祀祠堂,與日常生活居住功能。 1.週遭為農地,人煙稀少,年輕人多已外出工作。 2.目前該建築尚有祭祀功能,年節一到,後代子孫會團聚在此祭拜祖先。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鄧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302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510201分機600~612
  • 主管機關名稱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室內特徵
    一體成形木門,門門相通,側邊對外不開窗。土地龍神、五星石、灶君爺、傳統糞坑、黑瓦、桁架為本地的「劊木等級」的黃牛檀樹種。 建築特徵及現狀如下: 1. 樹門。2. 樹窗。3. 黑磚。4. 黑瓦。5. 泥磚屋。6. 斗砌磚。7. 燕尾磚。8. 石灰牆面。9. 茅草牆面。10. 傳統大眠床。11. 天井。12. 卵石石腳。13. 龍神在五星石上。14. 天公在圍牆上。15. 灶君爺在廚房。16. 門神在大門。17. 牛嫲樑,棚木盛。18. 黃牛檀樹桁。黃牛檀為本地樹種,耐旱、堅實,不易腐壞。19. 屋內有銃孔防衛設施。20. 房屋外側不開窗,以防盜賊。21. 屋內每個房間門門相通.以防盜賊,盜賊來時可逃亡。22. 屋頂特色典型的三分八水斜屋頂。23. 屋頂前高後低、前短後長、內低外高、前弓後劍。24. 屋頂棟頭有金、火、水等形式,依序漸低。25. 房屋中軸依序前進,不在同一直線上,依序前進。26. 後有半圓形竹林、風圍、化胎。27. 後山有龍井。28. 前有花樹風圍。29. 前有池塘一座。30. 正廳地板為六角形地磚。32. 傳統廚房。33. 傳統廁所,廁所與豬欄共設,豬欄在前,廁所在後。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竹縣
    關西鎮
    大旱坑段大旱坑小段
    160
  • 緯度
    24.8261845334945
  • 經度
    121.114183371867
  • 法令依據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規定。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鄧氏祖先口述歷史與分家契約書、106年-關西南陽堂鄧屋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指定(登錄)理由
    規模為一堂三橫三合院農家建築,前有禾埕及水池,後有龍井及化胎,符合傳統環境哲學。左外橫屋天井寬敞頗具規模,混磚砌築後以火炙加固為頗具有特色之客家建築方式。
  • 網站名稱
    管理人臉書開放資訊
  • 開放時間
    預約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