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 仿龍泉釉青瓷雞薰

此器形塑成一雄雞,作蹲伏狀,兩翅撲地,尾羽高聳而豐厚。雞首向後回看,瞪眼張口,予人一種雄糾糾、氣昂揚的態勢。胎體稍厚,上施青色,釉質透明,釉色帶灰白。全器可從雄雞蹲伏之底板,拆卸成雞身和帶圓筒底座兩個部分。底緣無釉,加塗赭色護胎汁。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930056341號
    2020-05-19 10:58:01.122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2


    總類子類別名稱
    生活器物


  • 年代
  • 材質
  • 尺寸
    高21.5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重要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重要影響或意義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公雞造型的香薰,雞首回望,口微張而目光凝注,尾羽高舉。雙足與身可分開,足座為直口小盒狀,可以取下,內可容焚香;雞的口部及尾羽下有小孔,以利煙氣裊裊逸出。器底作日字型圈足,足端露胎呈朱色。全形雕塑寫實,以泥條堆貼、捏塑、劃刻、型模並用,而肌理、神情生動。整件作品無刻詩,從瓷胎上研判,應產燒自景德鎮官窯。更何況追溯《活計檔》記事,也得知乾隆官窯於九年(1744)產燒瓷鵝和瓷犬,十年(1745)產燒瓷鴨、鶴與鹿,二十四年(1759)產燒雞式薰爐,三十年(1765)產燒洋彩瓷象。以此種種跡象看來,這件作品的象生器形,不僅足以呼應乾隆朝產燒象生瓷的記事,同時也能與乾隆皇帝詠〈瓷雞〉御製詩對照,反映出乾隆皇帝亦有僅將詩收錄於詩文集中,而未降旨刻於器上者。現今所知傳世帶有御製詩的瓷器,約為130件,可知數量特別稀少。另外,透過御製詩的內容以及器上鈐印,可推知乾隆皇帝對此器的識別與鑑賞觀,益顯珍貴。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故瓷14121
  • 保存現狀
    右雞爪前端有舊傷。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