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邊鄉林邊村姚家古厝

姚家古厝落成於日昭和3年(1928)。是清領時期自潮汕地區移民進入林仔邊拓墾的家族之一,在林邊國小操場後側曾經擁有屬於姚家的傳統建築群,姚淑燕小姐表示最大規模的祖厝是面寬達七開間的大厝,如今僅存較完整的姚家古厝則為五開間,姚家其他古厝的相關資料照片,大都在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引起之水災遭到水損佚失,現今已難有相關資料佐證昔日雄偉華麗的建築群規模。姚家祖籍江蘇吳興,明末清初時就已經移居至福建地區,以林邊地區奉祀三山國王的信仰來說,姚家先人可能是隨著潮汕地區的移民潮拓墾進入林邊。姚家古厝屬傳統閩式三合院,左側後期增建護龍一列,格局完整。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屏東縣
    林邊鄉
    屏東縣林邊鄉林邊村忠孝路18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屏府文保字第10930273100號
    2020-06-01 14:46:43.604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傳統閩式合院,左側後期增建護龍一列,建築保留完整傳統三合院加左外護龍之閩式建築,格局完整。
  • 外觀特徵
    姚家古厝建築格局是相當經典的日治時期閩式傳統建築,正面為五開間,左右梢間採降棟方式形成降脊的樣式,左右護龍各為三開間再延伸一梢間形成四開間格局,自正屋身的左右梢間往前延伸形成三合院與禾埕,但是僅有內埕無外埕且未設有院門與院牆,也許跟姚家全盛時期在此處形成的古厝建築群的配置與動線有關。左護龍外側有增築第二道護龍,與主屋間以騎馬廊相接,從建築樣式及材料研判,應屬於日治昭和時期所增建。建築牆體構造方式,牆基漿砌卵石之下堵構造,上部為斗砌磚造,另為門窗上額設有泥塑及陳玉峰的彩繪,下堵部則為日式彩磁等,反映其營造時代的時尚、經濟能力及匠師之技藝。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目前建築體屋頂漏水嚴重亟待改善。
  • 使用情形
    該建物目前有所有權人居住,進行日常管理及維護。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姚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10234
  •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室內空間格局及隔間方式相當具有日治時期的代表性,大房、二房及伍間均有設置從紅眠床轉化為和室樣式的大板床,用料應為檜木等之高級木料,相當精緻。從正廳進入就可見到精緻的木屏壁及正中的佛像,經過陳玉峰大師的精心創作,令人讚嘆。陳玉峰大師大約日大正12年(1923)開始接案創作,而陳玉峰在姚宅創作之落款為戊辰年(1928)略早於在屏東縣定古蹟宗聖公祠之落款,當時陳玉峰年僅28歲,保存在此的畫作算是大師剛出道的作品,相當珍貴,尤其是木屏壁正面的觀音畫像(佛法無邊)及後面的唐明皇遊月宮,均是相當稀少珍貴的木板工尺畫作。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屏東縣
    林邊鄉
    東林段
    818-2
    2
    屏東縣
    林邊鄉
    東林段
    867
    3
    屏東縣
    林邊鄉
    東林段
    868
  • 緯度
    22.433588
  • 經度
    120.518944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之登錄基準: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2.林邊姚家古厝落成於日昭和3年,屬傳統閩式三合院,左側後期增建護龍一列,格局完整,建築體之正脊、壁體嵌貼相當多來自日本的〝馬約利卡磁磚〞,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與文化的融合。 3. 建築形式上,使用高級福杉,磚木主體結構,屋頂採「馬背式」山牆,正廳及左右護龍挑檐廊;外觀底為大塊卵石之下堵構造,上部為磚造,門窗及下堵部設有泥塑、日式彩磁(馬約利卡磁磚)等,反映其營造時代及匠師之技藝,尤其是檐廊斗拱之鳳凰托木雕工精美,窗楣上之泥塑彩繪別有風味,建築裝飾工藝相當精彩。 4. 建築內部以壽屏為空間主題,正廳神明繪像、壽樑、裙堵彩繪、神龕皆出自台灣彩繪重要匠師陳玉峰之作,甚具保存價值。
  • 開放時間
    未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