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傳統南投陶工藝

南投陶源於18世紀末(清嘉慶年間),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歷經清領、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來台初年,不同時期的南投陶均曾風光一時。日治時期「南投燒」更成為臺中州名產,遠近馳名。 傳統南投陶成型法包括泥條盤築法、拉坯成型法、陶板成型法、模製成型法、捏塑法等;裝飾技法則有壓印、刻紋、鏤空、鑲嵌、貼花、化妝土法或素燒。所生產之陶器,皆須經由柴燒窯方式燒成。 傳統南投陶因陶土特色而產生之裝飾技法,與其他地區有鮮明的區隔。運用此裝飾技法的南投陶製品,舉凡火烘、筷籠、香筒、龍壺、飯硿、油甕、香爐、茶具、花瓶、粿印、鼓椅、大水缸等日用生活器皿,實用而饒富風味,質樸而裝飾細膩,在台灣早期各窯區之中,獨樹一格。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南投縣
    集集鎮
    南投縣水里鄉頂崁村水信路一段水里蛇窯
    2
    南投縣
    水里鄉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900457441號
    2020-02-26 00:00:00.0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1100160861號
    2022-01-19 00:00:00.0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1100163281號
    2022-01-19 16:41:52.577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3


    種類名稱
    製陶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408
  •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藝術價值/具時代或流派特色/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生活特色並具代表性
  • 法令依據
    <<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4款
  • 保存者/保存團體
    林國隆、林清河
  • 指定(登錄)理由
    1.根據文獻記載,南投窯業始於18世紀末(清嘉慶年間),是台灣陶瓷發展最久的窯區。傳統南投陶主要生產日用生活器皿,產品豐富多元,無所不包,具可追溯歷史脈絡、顯現持續累積與發展之軌跡。 2.早期至南投開墾之先民,因地利之便,用南投當地的黏土為原料,並依循在地的氣候、樹種,經由柴燒窯方式,燒成生產的陶器、磚瓦等,充滿在地風格,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生活特色並具代表性。 3.由於陶土特性,傳統南投陶裝飾技法,單純利用雕刻工具、或不同性質的陶土裝飾作品,呈現質樸而細膩的風格,其中最有代表性之「浮雕、透雕、鑲嵌、貼花、化妝土」技法,深具傳統藝術價值,並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
  • 代表圖像來源
    水里蛇窯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