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琉璃珠qata

1.起源 琉璃珠qata素為傳統排灣族階層化社會中,表現於穿戴服飾彰顯貴族家族及其中個人階級地位、財寶傳承最重要憑據之一,亦融合於排灣族生命意識裡,包括宗教信仰、生命觀、倫理、身分象徵、人品規範、族群結構及審美。由於琉璃珠製作工藝涉及高溫技術及稀有材料取得不易,咸信古老珠粒並非本族自製,大約是不同時空下直接或間接多次傳播或交易而得的。 2.所有流派介紹 今日所指的「琉璃珠」包含二類:一類是祖先所流傳下來的「傳統古珠」;另一類則是由族人自行研發製造的「現代琉璃珠」。 3.發展概況 1976年由排灣族雷賜(Umas Zingrur,巫瑪斯•金路兒)取法玻璃製造技術,研發出製作現在琉璃珠的技藝。1994年琉璃珠與石工藝、陶壺等其他7項工藝並列成為排灣族工藝最具代表性的項目 。當代琉璃珠製作工藝及其研創至今已超過40年,確屬具有歷史性及藝術價值的原住民族傳統工藝。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屏東縣
    內埔鄉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2段81巷4鄰10之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屏府文保字第10730391600號
    2018-09-28 15:18:47.203
    指定/登錄
    屏府文保字第11230205100號
    2023-04-11 15:16:38.604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99


    種類名稱
    其他


    其他說明
    琉璃珠qata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原住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市瑞光里瑞中街1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27001轉10
  •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藝術價值/具時代或流派特色/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生活特色並具代表性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1條 2.《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 2條第1項至第4項及第4條第1項至第4項、第5條 3.《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10條第1項至第4項規定規定。
  • 保存者/保存團體
    雷賜(歿)、江雅蕾
  • 指定(登錄)理由
    1.作品反映視覺藝術之美。 2.琉璃珠與排灣族文化緊密結合。 3.熟知琉璃珠qata製作之知識及技能。
  • 代表圖像來源
    保存者提供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