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浦邊何敬宙洋樓

何敬宙(1871-1936)金沙浦邊何氏第十八世,早年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呂宋等地經商,同時期浦邊何氏族人共同前往南洋發展包含何仁慈、何敬永、何敬槐等人,皆因出洋經營事業有成,返鄉建業。何敬宙於南洋經商致富後,約於民國4年至9年間(1915-1920),僑匯返鄉,由太太陳氏邀請大陸匠司負責洋樓興建事務,建造平面格局為五腳基洋樓。洋樓落成後,因南洋局勢動盪,何敬宙並未回到金門,洋樓僅留下妻子與二子文註居住。何文註居住洋樓時間不長,早期參與抗日地下組織「金門復土救鄉團」,何文註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緝,逃往印尼,洋樓交由宗親代為管理。民國38年至44年間(1949-1955)國軍借用為營舍,並於後寮牆砌上「反共抗俄」標語。民國44年至69年(1955-1980)洋樓為宗親居住使用,期間一樓左側房間,曾借給居住於聚落的退伍老兵作為理髮店使用,為了方便前來理髮的人進出,於建築後寮左側開設一小門。直至民國89年(2000)何文註之兒子,何成龍先生退休後搬進洋樓居住至今。民國108年(2019)3月進行整體修復工程,同年12月竣工。為紀念創建者何敬宙先生,所有權人申請將「何氏洋樓」更名為「浦邊何敬宙洋樓」,於108年12月10日通過文資審議,於109年2月20日公告更名。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30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教社字第0920057150號
    2003-12-01 10:06:03.0
    廢止/撤銷
    府文資字第1090015025號
    2020-02-20 09:49:01.624
    原名稱廢止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建築構造整體良好。
  • 外觀特徵
    建築為三開間之五腳基洋樓,採傳統閩式二屋面,屋脊形式為圓脊。外牆立面牆身材料下緣為石塊砌築,兩側丁砌、中間為人字砌;上半部壁面抹灰,背立面置有「反共抗俄」之標語。 一、二樓廊柱有六角龜紋裝飾,表面飾以牡蠣殼灰泥;兩側邊柱表面則裝飾則有方形水泥漿蟲蝕裝飾面。廊柱頭有天官賜福與壽字,或是象徵吉祥的花草圖案作為柱頭裝飾。二樓女兒牆欄杆為三角柱體,表面可見紅色顏料。二樓廊柱表面與一樓同為六角龜紋洗石子裝飾面,兩側廊柱有拱圈泥塑線腳與牆體銜接,增加側立面裝飾之豐富性。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管理人定期進行環境整理及維護,維護情形良好。
  • 使用情形
    為後代居住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何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12
  •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建築採硬山擱檩承重牆系統,五腳基洋樓空間格局以中央為廳,兩側為房,共二層,右側連接一附屬空間,二樓廊道可通右側附屬建築之屋頂露臺。 洋樓興建時,為防禦考量,在通往二樓樓梯設有層板作為防禦盜賊時使用。二樓外廊牆體表面以橘紅色、藍色顏料粉刷裝飾,兩側窗戶上方的白色尖拱線腳窗楣最為醒目,並於大門旁之二窗置有聯對。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段
    1122
  • 緯度
    24.479254
  • 經度
    118.389028
  • 法令依據
    舊版《歷史建築登陸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張義震主持,2018,《金門縣歷史建築-何氏洋樓調查研究及規劃設計》,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金門縣文化局委託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開放時間
    屋主在家時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