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雄雙福保安宮福德正神像

福德正神石質神像,材質為花崗岩,廟方及信眾以「土地公」稱呼聖駕,無其他特別名稱如「伯公」,神像形體屬坐山抱壽體,與一般寺廟常見的右手持銀錠土地公比較,實具獨特性。以石雕工藝打鑿石質胎體白身神像,於「開臉」、「衣褶」、「比例」皆不遜於木胎或土胎神像,就石雕工藝實數上乘。神像表面漆金,肩部有以粉線牽出衣袍紋飾,背部未見有如木質神像,在入神儀式所留下的孔洞痕跡,頭戴忠靖冠,開臉祥和肅穆,臉部因煙薰而有焦油殘留,鬍鬚與胎體相連,身著圓領長袍,雙手握於虎爿為抱壽體,表面安金因受薰有起甲、開裂的情事,雙腳平踏於承足上。神像造像頭身比為1:5,中心線與底部垂直略傾向虎爿,身部衣摺流暢宛轉,展現其工藝細緻,平時著現代神冠、神襖置於豐福宮內持續奉祀。 福德正神石質神像為黃家12代開臺祖黃廷秀,於清康熙50年(1711)左右,自中國漳州府詔安縣二都流乾保江寨角敬口社移民渡臺,攜帶有神位牌、保生大帝神像及石質福德正神神像於今日的雙福村拓墾定居,並建立信仰中心「豐福宮」,現今神像尚奉祀於馬背式石板小祠內,石板正面鏨刻年款「嘉慶丁卯年」為嘉慶12年(1807),見證石質神像最晚於西元1807年已存在。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嘉義縣
    民雄鄉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90033316號
    2020-02-20 13:23:11.081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1


    總類子類別名稱
    信仰及儀禮器物


  • 年代
    最晚1807年已存在
  • 材質
    花崗岩
  • 尺寸
    縱41cm×橫25.5cm×深15.5cm
  •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61248嘉義縣太保市東勢里太子大道158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3628123-318
  •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數量稀少者/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民雄雙福保安宮管理委員會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民雄雙福保安宮管理委員會


    保存空間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雙福村雙福60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4、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1.福德正神石像與豐福宮石祠製作年代嘉慶丁卯(1807)之歷史痕跡接近,具有鄉野土地信仰特色。 2.雕鑿工藝細緻,具藝術價值。 3.土地公像為石刻材質具稀少性。 4.與雙福村黃氏地方開發相關,見證當地發展歷史。
  • 代表圖像來源
    民雄雙福保安宮
  • 保存現狀
    平時著現代神帽及神襖,奉祀保安宮外豐福宮石板小祠內。 目視無明顯劣化情事,保存狀況穩定。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