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武聖廟「超羣絕倫」匾

橫長形木匾,匾面2-3片木板拼接,上下款為直板拼接,外有黑框。匾面綠漆,字為陰刻陽書,字緣略凸出匾面填金,多有破鋒題「超羣絕倫」;上下款為陽文,左「光緒元年歲次乙亥季冬穀旦」,右「記名儘先補用水師提督福建澎湖 副總兵官健勇巴圖魯吳奇勳敬獻」。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澎湖縣
    馬公市
    朝陽里陽明路30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博字第1083702328號
    2019-07-22 00:00:00.0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種類子類別代碼
    G3.10


    總類子類別名稱
    碑碣、匾額、楹聯、旗幟、印信等具史料價值之文物


  • 年代
    1875年
  • 材質
  • 尺寸
    寬約200公分
  •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博物館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10405轉6409
  •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武聖廟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武聖廟


    保存空間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朝陽里陽明路30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 出處或來源說明
    時間: 1875年 捐贈者:吳奇勳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武聖廟於光緒元(1875)年從媽宮澳西側校場(澎湖司令部東側)改遷至紅毛城(紅木埕)重建,呈現清代武將與關聖信仰的關係,具澎湖軍區的文化特色。 (2)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武聖廟為清代澎湖祀典武廟,據光緒2年「新遷武廟記」:「武廟為戎行所特重,吳公不忍其頻廢傾圮,決意有以新之」後擇吉地(今址)新建。 (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有題款「光緒元年歲次乙亥季冬穀旦」,「記名儘先補用水師提督福建澎湖/副總兵官健勇巴圖魯吳奇勳敬獻」。據光緒2年「新遷武廟記」:「經始於光緒元年乙亥七月,落成於光緒二年丙子六月」 可知獻匾時間為廟始建之年;另從吳奇勳的名款,可知他於同治3年(1865)年參與剿滅太平天國之役克復金陵,賞加健勇巴圖魯名號,於同治9年(1871)以記名提督回任澎協副將。本匾反映清代武官官職之賞敘,以及澎湖海防戰略日益重要之歷史變遷。
  • 代表圖像來源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典藏或財產編號
    STG00685-P-M022-001
  • 保存現狀
    武聖廟二樓文物典藏室,有溫溼度控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