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稅關舊港出張所

舊港於清代因靠近新竹市街,是新竹重要的貨物吞吐港,稱之為竹塹港, 1803年(清嘉慶8年)洪水造成港口壅塞,商民擬議聚資於南寮開設竹塹新港,隔年新港因流砂淤塞,而再開舊的港口而稱之為「舊港」。1896年(明治29年)3月敕令第92號制定稅關官制,並於同年8月以府令第25號設置淡水稅關舊港出張所, 1897年(明治30年)以律令第1號公佈舊港等八大港口為特別輸出入港口, 1901年(明治34年)4月敕令第49號稅關官制改正,而於同年同月15日依府令第21號改稱出張所支署。1911年(明治44年)及1912年(大正元年)的暴風雨使沙洲淤積而使河水多往頭前溪集注,滿潮時船舶得以碇泊在稅關附近,但漸漸由於大水造成河床淤積使船隻不易進入,1932年(昭和7年)末廢止稅關支署,貿易逐漸冷清。 此建物即為稅關倉庫和辦公室,現已改為私人住家使用,內部加裝許多隔間,使原有空間格局改變。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竹市
    北區
    新竹市北區舊港里30-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40155922號
    2015-10-26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6


    種類名稱
    衙署


  • 現狀
    房屋原為日治官署建築,但現今已改為私人住家使用,內部加裝許多隔間,使原有空間格局改變。
  • 外觀特徵
    此建築屋身為磚造,屋頂為木構架。整體建築風格簡潔,開窗比例細長,為方形上下拉窗,由於門和窗在比例、造型相似,形成立面上的連續性,建築主要裝飾在門楣及窗楣上有栱圈線腳。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建築現況建議:搭棚架防水及整治白蟻問題。
  • 使用情形
    房屋保存情形不佳,除屋頂有白蟻侵蝕、因地震而破損漏水外,四周環境由於養雞而較為髒亂。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建築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300新竹市北區中央路10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425079
  • 主管機關名稱
    新竹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建築原有形貌不佳,室內加裝木製天花、加鋪磨石子地磚、加裝木板隔間,原上下推拉窗由於建物做為純住家使用而全部改小,並改為左右推拉窗,建物入口左側由於空間不足而向外增建,建築物保存狀況不佳。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竹市
    北區
    竹港段
    241
    2
    新竹市
    北區
    竹港段
    242
    3
    新竹市
    北區
    竹港段
    243
  • 緯度
    24.847271
  • 經度
    120.940266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4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新竹州舊港調查書》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見證新竹舊港日治時期關稅體制及其運作及兩岸經貿興衰史實,並藉此探尋舊港與對岸(頭北、瀨窟)長期交流的內涵。 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於北台灣發展,有其獨特性、唯一性,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3、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結構厚實,在海邊惡劣環境中仍保持良好,立面結構勻稱,拱形排列門窗是新竹最早的西式風格。 4、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表達由清代關口至現代稅關建物不同時期的發展。
  • 開放時間
    不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