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路思義教堂

美國路思義家族捐款興建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路思義教堂」1963年落成,此建築為貝聿銘、陳其寬與張肇康合作設計,在結構系統、空間體驗、材質美感上皆已臻化境,優美地整合為一動人的傑作,為臺灣現代建築最具創新價值的作品。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西屯區
    臺灣大道4段1727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蹟字第10830044411號
    2019-04-25 16:19:25.414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10


    種類名稱
    教堂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東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62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 緯度
    24.181971655113763
  • 經度
    120.60691477731862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自1865年聖約翰大學創校開始,基督教會有意識的藉由興辦教育以傳揚其宗教思想。創校興學是西方的教會系統傳教手法之一,出資者為西方教會,設計者也多為西方建築師與事務所,卻普遍以當地所熟知的意象營造建築,藉以增加地區民眾對其宗教意識形態的接受程度。透過東海大學的設立、規劃與實現,見證了基督教會透過創校興學宣揚其宗教思想的時代背景。 2、藝術價值: (1)東海校園的核心是路思義教堂,其區位與特殊造型更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神采,承載歷史建築所具有的特殊結構形態和紀念性。校園建築以傳統三合院民居生活情境取代官式意識形態,與教堂建築形式明顯區隔,呈現自然的空間感與謙遜的營造態度。 (2)在美學層次上,路思義教堂的實踐,轉借了西方現代主義,並加以地域詮釋。在時間與觀念上,接近現代歐洲前衛主義建築形式。路思義教堂在空間體驗、結構系統、材質美感上皆已臻化境,優美地整合為一動人的傑作。路思義教堂融入現代主義的思考邏輯,將地域傳統的特性重新抽象化地詮釋傳統意涵,形成一個純粹的作品。這種藉由結構自身的「形式」統合外型,兼具傳統與創新的設計想法,將傳統道家思想「無而後有,虛而後實」闡述於建築上,更將薄殼結構向前推至「亦柱、亦樑、亦牆」的新意境。有機、穿透式的空間處理方式也讓教堂充分融入周邊環境;在牆與四周地面銜接處做了一個凹槽,也加深了路思義教堂的四面曲牆,由高處看似從土地長出來,讓土地與建築合而為一,達到建築最高境界。 (二)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路思義教堂由屋頂與牆合而為一,四片曲面完全分開,在間隙設置天窗及前後窗。進入教堂後視線被雙曲面引伸將導向上,強化了教堂空間矗立高聳的空間流動感,復以從盡端射入的自然光線,使人們產生對宗教崇敬之心。教堂外牆鋪設黃色琉璃菱形面磚,與傳統宗教建築屋瓦色澤相若;面磚上有乳突釘頭,類似傳統建築中穿瓦衫牆壁。而整體教堂造型卻是源自於現代建築的圓錐雙曲面構造,充份顯現出傳統與現代匠作的巧思。教堂內部空間善用建築構造的物理環境特色,打造出煙囪效應的「重力換氣」(或稱「浮力換氣」)原理,使室內氣流隨溫度變化自然流動,滿足在物質匱乏年代中環境控制之技術。 (三)具重要性:路思義教堂設計曾刊登於1957年3月號的《Architecture Forum》( 建築論壇) 及同年8月號的《Architectural Record》,為臺灣建築設計界之罕見。1974年3月郵政總局曾將路思義教堂印製為臺灣風景區郵票發行,亦足見其代表性。2014年,路思義教堂獲選為蓋提基金會(Gatty Foundation)「Keeping It Modern」全球十大卓越的現代建築作品之一。 (四)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路思義教堂自落成、獻堂之後,保存完整一直維持建築原貌,並持續作為假日禮拜之使用。路思義教堂的設計,歷經木構造、鋼結構與木構造,到鋼筋混凝土(R.C.)構造這一段曲折的過程。最終在結構、穩定性、內部使用和外觀等因素的多重考量下,確立為四片分離、亦牆亦屋頂的鋼筋混凝土雙曲線結構,每片曲面在與地面及頂端相接部份則為直線,外表形成圓錐雙曲面(Conoidhyperboloid)內面支撐以菱形格子梁系統,結構合理堪稱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之典範。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