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傳統手工製茶-名間埔中茶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南投縣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800185982號
    2019-01-25 11:30:42.095
  • 級別名稱
    傳統知識與實踐
  • 種類
    種類代碼
    K2


    種類名稱
    農林牧


  • 所屬族群
    detailPage.fieldLabel.BOCH_CountryCulture_53.computeType_type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408
  •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舉行時間
    每年
  • 評定基準
    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與環境互動下形塑之生活特色/所承載之傳統知識內容具一定系統性與完整性
  • 法令依據
    <<傳統知識與實踐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 保存者/保存團體
    陳茂淳(歿)
  • 指定(登錄)理由
    1.名間埔中茶原稱「埔中茶」,其後曾稱「松柏長青茶」,今則稱為「台灣好茶」。自清朝至今,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發展史,由早期的純手工製作一直到現在使用機器輔助,代表不同的文化進程,具可追溯歷史脈絡、顯現持續累積與發展之軌跡。 2.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坑的居民,長久以來因自然地理環境,經濟作物以茶為主,幾乎家戶都有部份簡易的設備可獨立製茶或茶菁加工。早期傳統手工製茶沒有機械設備,工作需要大量人力,家庭成員人力不足時,或與家族、鄰里「相伴工」完成工作,工作中知識的交流與人際的互動,讓茶藝文化深入居民生活,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與環境互動下形塑之生活特色。 3.傳統手工製茶名間埔中茶的品質優劣可歸納為自然環境、茶園管理、製茶技術三項,其中手工製茶流程需經過採菁、萎凋、靜置與攪拌、大浪、堆菁、殺菁、揉捻、初乾、團揉、乾燥、烘存、揀技、烘焙等過程,所承載之傳統知識內容具一定系統性與完整性。
  • 代表圖像來源
    本局委託巷弄文旅有限公司執行(拍攝者:謝顯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