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蕭蕭顯傳洋樓

蕭顯傳,生於清光緒9年(1883),卒於民國41年(1952)。清光緒26年(1901),年僅18歲的蕭顯傳遠赴南洋,前往新加坡謀生,從事船務與海事相關行業。 民國13年(1924),蕭顯傳透過金門鄉紳陳景蘭所創辦的「成源商行」,自新加坡匯款近萬元龍銀,託付堂兄蕭顯回於金門督造一幢洋樓。該洋樓於民國14年(1925)竣工。 民國38年(1949)國軍占用,作為野戰醫院使用;民國43年(1954)徵作成立特約茶室沙美分室。至民國67年(1978)茶室遷出後歸還家族後人,洋樓自此閒置無人居住。民國78年(1978)國軍將洋樓歸還家族後人。 蕭顯傳27歲時與胞弟蕭水撰分家,因出洋謀生,無法在家務農,遂將其先父遺產、田園及舊厝悉數讓與其弟水撰,蕭顯傳僅保留大孫園。 蕭顯傳49歲(1931年)時將船主職移交予其子蕭清舟接任。清舟19歲即承擔重任,然於32歲時遭日軍殺害。民國35年(1946),蕭顯傳再度接掌船務事業。 民國20年(1931)蕭顯傳孫女秀娥出生於該洋樓,3歲時隨家人移居至新加坡。民國24年(1935)孫兒古木則出生於新加坡。蕭顯傳生前分別於民國30年(1941年,59歲)及民國35年(1946年,64歲)立有遺囑,交付其孫古木及媳婦楊雪李收存。 洋樓落成後,蕭顯傳曾與親族短暫返鄉居住,1934年孫女蕭秀娥3歲時隨家人移居新加坡後,洋樓交由親族代管。目前後代皆在新加坡,產權由黃素琴女士所有。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