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陸治仙山玉洞圖 軸

陸治(1496-1576),江蘇吳縣人。字叔平,號包山子。畫山水折衷元四大家,並受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影響。 江蘇宜興縣東南有張公山,山中有張公洞。相傳漢張道陵曾居住於此,山洞怪石參差羅列,神祕幽深。本幅所繪正是此洞,為一紀遊寫景之作。山石結體方勁峭利,巖石皴法線條細瘦,已脫去文氏的格局,自成一家風貌,是陸治成熟期的作品。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16291號
    2019-02-14 10:15:46.696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1


    種類名稱
    藝術作品


    種類子類別代碼
    G1.2


    總類子類別名稱
    繪畫


  • 年代
  • 材質
    絹本
  • 尺寸
    本幅150公分x80公分 全幅311公分x105.5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4、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陸治(1496-1576)畫山水折衷元四大家,並受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影響,晚年用墨趨枯淡方勁,自成一格。本幅為一紀遊寫景之作,繪相傳漢張道陵曾居住之江蘇宜興縣東南張公山張公洞,畫面山石結體方勁峭利,巖石皴法線條細瘦,為陸治自成風貌的成熟期作品,吳派後期山水畫發展的代表作,亦是吳派當時盛行紀遊圖當中的佳作。隱居生活以晉人桃花源為標的。本幅題材可視為後代將桃花源主題轉換為仙山石洞而另有面目。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故畫001346
  • 保存現狀
    包首墨汙、傷補、霉傷、折裂、本幅絹裂、霉傷、剝落、蟲蛀、傷補。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