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亞醜者姤方尊(附木座)

方形尊。束頸窄肩,腹下內縮,圈足外撇。 器身紋飾分為四段。脰部飾填以夔鳳紋的蕉葉紋,下為回首夔鳳紋。肩部為回首夔鳳紋,並有八個立體獸首,四角處為帶有長鼻的象首獸面(其中一個為清代補),中間四個為帶有巴掌角的獸面。器腹上緣為一道夔鳳紋,下為獸面紋。足上緣有有一周夔鳳紋,下為獸面紋。紋飾帶均以雲雷紋襯地。脰、腹、足上皆有高鼓而粗厚的扉稜。 器口內壁有「亞醜」銘文,下有「者姤以太子 彝」文。 此器於乾隆時期著錄於《西清古鑑》卷8頁35〈周諸姬尊〉。後流出宮外,清末經吳大澂、顧子嘉等人收藏後又回到清宮。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16641號
    2019-02-14 14:40:43.776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99


    總類子類別名稱
    其他


  • 年代
    商晚期(西元前11世紀)
  • 材質
    銅/鑄造
  • 尺寸
    含木座高48.8公分/高45.7公分/口沿厚1.5公分/口徑33.7公分/底徑22.5公分/腹深33.2公分/重22.6公斤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重要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重要影響或意義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3、4、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此器為少見的方尊形制。口沿外侈,器壁厚實,鑄造精美,紋飾細緻。青銅方形器在商代晚期數量稀少,大多發現於高級貴族墓葬中,如河南安陽婦好墓、郭家莊M160號墓等。 帶有「亞醜」銘文的器物,曾多次出土於山東益都蘇埠屯遺址,體現晚商時期這一徽記所代表的人群在當時的特殊性。「亞醜」器群以傳世的方形器見長,此器又格外雄偉。 數件帶有「亞醜者姤」銘文的方形器,見諸於公私收藏及著錄。與此器相同的器物另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兩者原應為一對。此外尚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亞醜者姤方罍〉、日本泉屋博物館藏〈亞醜者姤方觥〉,及張廷濟舊藏一件〈者姤方爵〉。這些方形器共同構成一組宏大的方形器群,展現作器者者姤在商代晚期是一位身份崇高的婦女。 此器原藏清宮,著錄於乾隆皇帝敕編之《西清古鑑》卷8頁35〈周諸姬尊〉。於清代晚期經數位名家收藏,後又回到清宮,而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在收藏史中也別具意義。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故銅002373
  • 保存現狀
    足傷殘,肩部一象首獸面為清補。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