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昭險圳改修諸首事人氏名記念碑

石碑外形為長方碑形;碑首上方有雙龍搶珠的浮雕紋飾,碑面兩側刻有回紋。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南投縣
    草屯鎮
    儒林街2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0702690431號
    2018-12-18 00:00:00.0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其他說明
    碑碣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99


    總類子類別名稱
    其他


  • 年代
    1906年(明治39年)
  • 材質
    石質(玄武岩類)台灣觀音石
  • 尺寸
    寬57公分、高109公分
  • 保存環境
    戶外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540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
  •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農業部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其他


    保存空間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儒林街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公務設施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日治初期,灌溉草屯地區之險圳因茄荖山輸水隧道嚴重崩壞無法灌溉,南投廳長小柳重道與地方人士商議,決定予以改築,於明治37年(1904)開工,39年(1906)1月竣工,工程完工通水後為表彰參與者諸人功績特立此碑紀念,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並將之重新命名為「北投新圳」。險圳自清代開鑿以來即為草屯地區重要的水利工程,本碑見證地方農田水利之發展沿革,深具歷史價值。
  • 代表圖像來源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南投管理處
  • 典藏或財產編號
    一般古物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