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左營舊城考古遺址

根據試掘結果,初步確認本遺址至少包括史前與歷史時期二大階段文化層,其中史前時期可能包含大坌坑文化晚期與牛稠子文化,並出土鳳鼻頭文化遺物,歷史時期則以清代後期的文化遺物為主。

基本資訊

  • 現狀
    目前區域內無其他建築構造物。區域旁左營大路沿路已建有數棟六樓建物,南邊與東邊分別為永清國小及左營二號公園。遺址目前作為公園綠地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高雄市
    左營區
    左營大路與忠信路口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高市府文二字第0930055919號
    2004-11-01 09:20:42.937
    公告左營舊城遺址為市定古蹟
    變更/修正
    高市府文二字第0950021878號
    2006-04-27 00:00:00.0
    公告左營舊城遺址為市定遺址
    變更/修正
    高市府文資字第10732037810號
    2018-11-28 00:00:00.0
    重新公告文化資產類別名稱為「考古遺址」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考古遺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 文化意義
    1.具有史前時期距今約5000-3400年前之文化層,且可能延伸至距今2000年前,唯部分保存情形受清代地層之擾亂,已不具原地層堆積意義,僅存文化遺物之意義,但亦有原地層堆積未受干擾,顯示為高雄市北區最早之人類居住地點。 2.經試掘所得舊城遺址地下層位堆積,顯示左營地區早期環境變遷從海域轉變為海灘、海岸沙丘,並陸連龜山與壽山北端,形成初期左營地區人類生活空間,具有早期環境變遷研究之重要意義。 3.透過透地雷達檢測發現研究區域內具有相當數量陶瓷、磚瓦或石塊等物體,部分地區並可推測具有地下結構,顯示研究區域內為縣城內重要之生活空間。 4.歷史時期之文化層確認與鄭氏時期興隆莊,清代初年以來之鳳山縣治所在相關,晚期之地層當可確認與目前之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之城內空間相關,初步確認為城內民居空間。 上述資料清楚顯示本次計畫研究區域所保留的文化資產不但可與國定古蹟左營舊城之城內空間符合,增強舊城應具之歷史與人群生活意義;同時出土的史前時期地層更延長了高雄市地區人群活動歷史,增加本地區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67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中心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7-2225136*8422
  • 主管機關名稱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評定基準
    遺址在文化發展脈絡中之定位及意義性/遺址在學術研究史上意義性/遺址文化堆積內涵之特殊性及豐富性
  • 定著土地之範圍
    左營區興隆段700、700-1、700-33、167-5、168-6、701-8、703、699-4、699-7等地號。面積10,011㎡。
  • 土地使用狀況
    原為閒置空地,綠美化後現作為為公園用途。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700
    2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700-1
    3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700-33
    4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167-5
    5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168-6
    6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701-8
    7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703
    8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699-4
    9
    高雄市
    左營區
    興隆段
    699-7
  • 緯度
    22.681093
  • 經度
    120.287396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2條。
  • 鄰近遺址核對說明
    1.具有史前時期距今約5000-3400年前之文化層,且可能延伸至距今2000年前,唯部分保存情形受清代地層之擾亂,已不具原地層堆積意義,僅存文化遺物之意義,但亦有原地層堆積未受干擾,顯示為高雄市北區最早之人類居住地點。 2.經試掘所得舊城遺址地下層位堆積,顯示左營地區早期環境變遷從海域轉變為海灘、海岸沙丘,並陸連龜山與壽山北端,形成初期左營地區人類生活空間,具有早期環境變遷研究之重要意義。 3.透過透地雷達檢測發現研究區域內具有相當數量陶瓷、磚瓦或石塊等物體,部分地區並可推測具有地下結構,顯示研究區域內為縣城內重要之生活空間。 4.歷史時期之文化層確認與鄭氏時期興隆莊,清代初年以來之鳳山縣治所在相關,晚期之地層當可確認與目前之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之城內空間相關,初步確認為城內民居空間。 上述資料清楚顯示本次計畫研究區域所保留的文化資產不但可與國定古蹟左營舊城之城內空間符合,增強舊城應具之歷史與人群生活意義;同時出土的史前時期地層更延長了高雄市地區人群活動歷史,增加本地區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 鄰近遺址核對
    位於或鄰近普查遺址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區域之文化資產意義包括: 1.具有史前時期距今約5000-3400年前之文化層,雖保存情形受清代地層之擾亂,部分已不具原地層堆積意義,但仍具文化遺物之意義。 2.歷史時期之文化層確認與鄭氏時期興隆莊,清代初年以來之鳳山縣治所在相關,晚期之地層可確認與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之城內空間相關,值得進一步擴大發掘研究。 3.據地下層位堆積顯示,左營地區早期環境變遷從海域轉變為海灘、海岸沙丘,並陸連龜山與壽山北端,形成初期左營地區人類生活空間,具有早期環境變遷研究之重要意義。 4.本案於107年11月28日重新公告變更名稱為「考古遺址」(高市府文資字第10732037810號函)
  • 代表圖像來源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使用情形
    此區域長年以來僅有少數建築,其餘均為原始之雜木林,日治時期收歸軍方所有以來,該地區由於使用較少,逐漸恢復初級之原始林,得見黃槿、血桐等海岸原生植物,並有銀合歡、龍眼、芒果等人工栽培作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