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縣定古蹟永濟義渡碑(名間鄉)

在交通工具尚未發達的年代,河川兩岸行旅貨物往來,端賴渡船服務。渡船事業有官營、民營之分,亦即所謂官渡及民渡,但官渡有渡稅,民渡則常有勒索之事發生,不僅對貧弱者造成重大負擔,也讓行旅者飽受困擾。 今名間鄉濁水村位於濁水溪北岸,與對岸竹山鎮社寮里,早期也因無橋樑連繫,靠民渡往來兩地,由於民渡百姓負擔很重,因此地方熱心人士倡議,集資提供免費撐渡的公益性質的「義渡」,而濁水溪「永濟義渡」也在這情形下設立了。 漳州府長泰縣董郁文渡台後,定居到沙連保濁水莊(今名間鄉濁水村),曾與子董榮華業師舉人簡化成,曾論及興建義渡之事,但因董郁文於清同治2年(1863)去世,而暫時終止。 清同治4年(1865)董榮華繼承父親遺志,邀吳朝陽等人,協力勸捐,進行義渡的籌設,當時共得2800元買置美田十段,歲收租穀四百石,以作為給發船夫工食與修理船具時的經費。這籌設的時間,共花了15年以上。 清光緒5年(1878)「永濟義渡」正式立碑對外宣佈成立,對外以永濟堂為代表,設立董事來管理義渡諸事,董事一職由董榮華擔任,一直到清光緒17年(1891)逝世。其長子董鎔為秀才,也管理過永濟義渡,在任董事期間,適逢清政府割台給日本,董鎔避居隘寮任教私塾,永濟義渡曾發生了經費困難的情況。 日治明治44年(1911),南投廳以無償捐贈徵收,變更為「財團法人南投永濟義團」。日治昭和6年(1931)出售,義渡船停駛,把所得款項作為集集庄集集吊橋架設的經費。日治昭和9年(1934)集集吊橋完成後,永濟義渡已成為歷史名詞,逐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永濟義渡成立時立碑為記,上書:「永濟義渡碑記」。永濟義渡碑共設兩處,一在名間鄉媽祖廟福興宮前;一在竹山鎮社寮福德祠紫南宮前。高寬、碑文與材質均相同。碑高185公分,寬88公分,花崗石造,字跡明晰。兩碑遙隔濁水溪對峙,其址附近正是當年的渡船頭。義渡碑由簡化成拜撰,碑文中除載明捐金名錄、田產明細、議定章程外,更詳述捐建義渡緣起,嘉言義行,感人至深,全文如下:「蓋聞溱洧濟人,尚廣乘輿之惠;漢江漁父猶高辭劍之風。況桑梓之鄉,澗溪之險,一水橫流,萬人病涉;苟不給值以償勞,誰肯刺舟以待客。如彰屬之沙連保濁水渡者,當內山南北溪流之衝,湍激漲急;加以春夏之間,久雨纏綿,山水暴至,溜急似箭、浪湧如飛;舵工稍一鬆手,即翻船觸石,凶占滅頂。論者謂:『臺灣一小天地,濁水之勢與黃河等』;非虛語也。董君郁文,家濁水之濱;深痛其事,嘗與化成董業師大經論興義渡。師勸而勉之,董君遂倡捐佛銀六百員。時有吳君聯輝、陳君再裕等同心贊成,而董君遽逝,事遂中停。茲其令嗣鍾奇心存繼志,念切扶危,再邀吳君朝陽等協力勸捐,共得銀二千八百員,買置美田十段,歲收子粒四百石,逐年完租納稅,發給工資、修理船具。議定章程,臚列於左。夫市議捐金,篙工不憂乏食;僱舵買棹,寶筏用渡迷津。利涉可占,自無望洋之嘆;將賓至如歸。盛德與溪流俱遠;碑傳不朽,嘉名共山水爭光;豈非跋涉行人所永恃以為利賴哉!爰為之誌其緣起,以勒諸石」。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南投縣
    名間鄉
    名間鄉濁水村福興宮左側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802286670號
    2006-07-11 05:52:19.747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702681941號
    2018-12-05 16:43:20.478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9


    種類名稱
    碑碣


  • 現狀
    古蹟之現狀保存良好,花崗石造呈自然風化之現象,未做任何用途使用。目前由南投縣政府名間鄉公所管理維護。
  • 外觀特徵
    花崗石造,高 185 公分,寬 88 公分,厚 6 公分呈在基座上,字跡明晰。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預防自然風化、定期維修。
  • 使用情形
    古蹟現況保存良好,花崗石造呈自然風化現象,未作任何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
  •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室內特徵
    為室內碑碣,座落南投縣福興宮內。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南投縣
    名間鄉
    同源段
    478
  • 緯度
    23.853470303340274
  • 經度
    120.67750539999997
  •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佈〉第27條
  •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永濟義渡碑(名間鄉)側面


    拍攝時間
    2023年


    檔案網址


    拍攝者
    禾影文化影像工作室


    多媒體名稱
    永濟義渡碑(名間鄉)側面


    拍攝時間
    2023年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先民開發史上交通及運輸之特殊文化意義,富有高度保存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