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泰雅族Sqoyaw群口述傳統

口述傳統以口語、吟唱方式傳遞,達到世代相傳之文化表現形式,為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內涵之一。傳統泰雅族社會對於部落社群間的社會運作、仲裁調解、提親說媒、乃至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媒介,便是以祖先所流傳下來的語言,透過口語敘述或歌謠吟唱的方式來進行。Tesing.Silan廖英助、Silan.Wilang詹坤煌兩位耆老,出身臺中市和平區泰雅族Sqoyaw群,精通泰雅語,熟稔泰雅口述傳統的社會文化意義、起源遷徙部落史等,且為目前臺中市和平區大甲溪流域Sqoyaw司加耶武社群部落中,少數能以傳統方式實踐之耆老。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和平區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遺字第10703062241號
    2018-12-20 14:00:19.731
  • 級別名稱
    口述傳統
  • 種類
    種類代碼
    J1


    種類名稱
    史詩


    種類代碼
    J2


    種類名稱
    神話


    種類代碼
    J3


    種類名稱
    傳說


    種類代碼
    J5


    種類名稱
    祭詞


    種類代碼
    J6


    種類名稱
    俗諺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Sqoyaw族語 即興式的lomamu quwas表現能力
  • 所屬族群
    族群名稱
    泰雅族


    類別名稱
    原住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主辦單位-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辦單位-聯絡人
    遺址傳藝課
  • 主辦單位-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辦單位-名稱
    臺中市政府
  • 評定基準
    所傳遞之知識、價值觀、起源遷徙敘事、歷史、規範等內容,具文化意義並具一定之完整性/表現形式與實踐仍維持一定之傳統方式
  •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1條;口述傳統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4條;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10條。
  • 保存者/保存團體
    Tesing.Silan 廖英助、Silan.Wilang詹坤煌
  • 指定(登錄)理由
    (一)登錄理由: 1.Tesing.Silan廖英助、Silan.Wilang詹坤煌具備臺中環山區域Sqoyaw群地區之歷史、遷移、家系、傳統領域等口述傳統知識,並能以傳統方式實踐。 2、保存者Tesing.Silan廖英助對傳統Sqoyaw的口述古語知之甚詳,並兼具書寫能力,其所保存與紀錄的知識內容,包含Sqoyaw地區豐富且獨特的遷移歷史,土地知識、文化習俗、儀式祭典、植物生態等本地世代相傳的民族知識,具部落代表性。 3、保存者Silan.Wilang詹坤煌能流暢地解讀及述說古語,並闡釋其內涵,能以即興式的lomamu quwas表現,其吟唱內容與知識,具有大遷徙的路徑、歷史及Sqoyaw的地方特殊事物,及地理環境、傳統領域、山林知識與民族組織等,具部落代表性。 (二)認定理由: 1、保存者Tesing.Silan廖英助曾赴日留學,與山田幸宏、土田滋等學者切磋、研究泰雅語音韻,熟知泰雅Sqoyaw族語表達及闡釋,並具書寫能力,曾出版泰雅語字典、文化叢書。 2、保存者Silan.Wilang詹坤煌具即興式的lomamu quwas表現能力,且熟知當地傳統知識,部落遇仲裁、提親等場合,均會請其協助處理。 3、二人均能深刻表達Sqoyaw族語並解釋文化意義,為現存重要的耆老,且具高度之傳承能力與意願。 4、二人所屬家族是在地的大家族,其祖父皆為日治時期受部落敬重的頭目,為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 代表圖像來源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